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連升三級,步步生蓮,月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倚仗的,如今是該做好走的準備了,如果就這麼撤走,下次來攻北漢時它必然再度恢復元氣,可是帶上北漢的百姓一起走那就不同了。

趙匡胤暗忖:“如今北漢國百姓一共不過五萬餘戶,這還是把那窮山惡水深山溝裡的人全都計算在內的,這麼點人口早已國不像國了,只是勉強支撐而已。若是能將北漢殘存幾個州縣的百姓儘量遷往內地,哪怕只遷走三分之一,這北漢也要垮了,不過……那個甚麼楊浩和程德玄都曾提到搬遷、安置,顯見遷移人口能否成功,這才是其中重點。

朕如今秣馬厲兵,南征北討,試圖一統天下,打得是仁義的旗號。若這遷走的一眾老弱婦孺安排不善,暴死於途,那與直接在此屠盡北漢居民有何兩樣?此事一旦傳來,必受天下人指摘,未免得不償失。朕要用此計,先得想好這些民眾的搬遷安置才行啊。”

趙匡胤的手指再度指向地圖,在北漢都城及其周圍徐徐地劃了個圈,然後向東緩緩滑去,滑向河北西路,河北東路,京東西路、京東東路……河南、山東,這一片區域相對平穩一些,也富裕一些,但是一下子安置兩萬多戶外來居民,恐怕哪個地方官都吃不消,但是可以一路行去,逐步安置,把帶走的北漢百姓分散安置,妥善安置在這四路。

然而由此向東,整個行進路線幾乎是橫著的,猶如一條長蛇,處處暴露在契丹人的眼皮底下,以契丹騎兵的突出速度,如果橫下一條心來阻攔,恐怕各地駐軍難以阻擋,而自己的大軍也無法護應周全。

另一條路,就是把這些百姓一路南遷,進入永興軍路,往府州、河中、延安一帶轉移,這條路下去,越往南走越安全,尤其是一旦過了黃河,契丹人未必便敢再追下去,但是這一來,這些人口就要置於折家地方勢力轄區,壯大他們的力量,恐更難讓他們馴服。北漢解決了,萬一西南再生事端,那不是一得之後又有一失?

趙匡胤思慮再三,終於下定決心,轉身回到案前,把燈燭放下,高聲吩咐道:“去,傳朕旨意,程世雄部屬楊浩,進諫有功,破格加官,著即擢升為西翔都監,任移民欽差副使,令程世雄撥一路人馬給他,立即著手北漢百姓內遷事宜。再傳朕旨意,擢升都監程德玄為引進副使,任移民欽差正使,全權負責北漢百姓內遷事宜。沿路官府、駐軍,當盡力給予方便,攜助兩位天使辦理移民內遷事宜,不得有誤。”

一旁起居郎匆匆記述,起居舍人草擬聖諭,聽到官家擢升程世雄麾下一小卒為八品都監時,以二人整曰隨侍天子,見多識廣的氣度,臉上也不禁露出一絲訝異。

都監是官,而且是八品官。從一個小卒、一個小吏,循正常途徑做官的話,那難度不亞於在某事業單位打零工的轉正成為一名國家正式公務員。而且大宋官員分為九品,這人一步便從無級提升到八品,直接跳過了從九品、九品、從八品,這是連升三級啊。

程德玄原本是八品都監,如今提拔為引進副使,正七品的官兒,這連升兩級的榮耀比他楊浩從小卒而做官,且連升三級而為都監官的光彩來也不免要黯然失色了。

別看後人看戲曲,戲臺上的七品官都是芝麻官,那是因為戲裡的主角盡是些帝王將相,其實這七品官可不算小,正兒八經進士出身的博學才子,也不是人人都能有幸弄個七品官噹噹的。

如今大宋朝廷上,一二品的官多是虛職,用來給年老德昭、功勳卓著的老臣加封榮耀之用的。朝廷上真正掌大權的多是從二品、正三品開始的官吏,從五品往上的官那已是相當級別的高官了。這官豈是那麼好當的,後來的大宋鹹安郡王韓世忠少年時乃一潑皮,人稱潑韓五,只因出身卑微,他當兵之後屢立戰功,也不過是個沒有品的小官,後來親手擒拿了反賊方臘,立下這樣的大功,這才升為從九品的承節郎。雖說後來做官不比開國時容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