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章 鴨子,步步生蓮,月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輕敲的玉斧一頓,目光轉向御書案旁的五個捲筒,五個豎筒並列,放在他伸手可及的地方。每個裡面都放了幾卷空白的聖旨。聖旨是以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為祥雲瑞鶴,富麗堂皇。聖旨兩端則有翻飛的銀色巨龍。

第一個豎筒裡的是玉軸聖旨,那是頒發給一品官的。第二個筒裡是黑犀牛角軸,用來頒發給二品官。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第五個筒裡是龍鳳暗紋的白綾,兩端無軸,那是頒給五品以下官員的。

趙匡胤的手指在黑牛角軸捲筒和龍鳳暗紋白綾捲筒之間反覆移動幾次,終於定在了白綾捲筒上,抽出一卷,在案上鋪開,使玉斧壓住一端,沉思有頃,提筆寫道:“制曰:門下,西翔都監楊浩,率北漢民眾輾轉西行,脫離險境,忠君愛國,功勳卓著,著即擢升為翊衛郎。今於蘆河嶺設蘆嶺州,以翊衛郎楊浩為蘆嶺團練使權知蘆嶺知府事,掌總理郡政,宣佈條教,導民以善而糾其殲慝,歲時勸課農桑,旌別孝悌,其賦役、錢穀、獄訟之事,兵民之政皆總焉。凡法令條制,悉意奉行,以率所屬。有赦宥則以時宣讀,而班告於治境。欽此。”

聖旨以昭曰開頭的,就是皇帝口述旁人書寫,以制曰開頭的,那就是皇帝親筆。提筆先寫門下,是因為皇帝聖旨都須經過中書門下稽核蓋印才能生效。至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那是明朝才開始的聖旨專用起頭語。

大宋皇帝親筆提拔一個八品官,大概這還是開國以來第一回。楊浩的官升得不高,不過是從八品都監升到了七品的翊衛郎,然而實權卻極大。蘆嶺州團練使權知蘆嶺知府事,那就是軍政一把抓了。

宋代看官員品級要看官,其次看職,而不是看差遣,知州、參政、樞密這些都是差遣,本身沒有品級。然而實權的大小卻是看他擔的是什麼差遣。知州這個差遣可以是三品官,也可以是七品官,並無一定之規,權力一般無二,只是俸祿待遇不同。比如後來的岳飛任通泰鎮撫使兼泰州知府的時候就是七品官,因為他的本官是正七品的武功大夫。但是掌管的卻是一州軍政大權,與許多四五品的高官相仿。

楊浩的官職只是七品,遠遠不能與麟州、府州、夏州三位節度使相提並論,這樣可以少招致他們的一些猜忌。而他實權極大,卻使他擁有對蘆嶺州數萬百姓的專斷之權,楊浩若有心,當會感激自己的賞識之恩。趙匡胤這番思量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他寫罷詔書,仔細端詳片刻,喚道:“張德鈞,把旨意交付二府,明曰用印發下去。”

大宋皇帝的詔書,必須經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兩府加蓋大印才能生效,所以需要交付有司。他沉吟了一下,又道:“令中書門下再擬一道旨,程德玄剛愎自用,險將數萬軍民引至死地,有負聖恩,理應責罰,念其忠體愛國,尚有悔改之心,著令其將功贖罪,留任蘆嶺州觀察判官。”

大宋官家在西北那個三不管地帶隨手畫了個圈,大宋的政圖上便增加了新的一州:蘆嶺州。新鮮出爐的翊衛郎,蘆嶺團練使兼權知蘆嶺知府事,掌總理一州軍政民事的楊浩,此時還不知道他已成為一方諸侯。

他此時正聽義父李光岑向他講述党項七部奉他為共主,討伐夏州李光睿的事,楊浩越聽越覺得自己是上了一個大惡當。哪有一個官兒像他這麼倒黴的,第一樁差事就是領著數萬百姓遷往宋境,一路九死一生,玄之又玄地闖過來了。這事還沒了呢,夏州、府州、麟州三方諸侯甚有默契地給大宋官家制造起混亂來,而這混亂之源,如今卻掌握在他的手中。

此事非同小可啊,既與西北三大軍鎮之間的勢力糾葛有關,又牽涉到大宋朝廷削藩之舉,他一個無兵、無錢、無權的三無欽差,夾在這風箱似的蘆河嶺上,如何能處理得周全?可是為了這數萬百姓的生計,他又不能不捏著鼻子忍下來,一聲“義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回到漢末篡江山

醉酒枕紅顏

北地為王

喜歡玫瑰樹的西紅柿

小商河

老酒裡的熊

武鍛大明

酸湯折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