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情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33),末日公測中,一紙情書,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什麼扔掉?
一直很配合的方舟突然抬頭,看了一眼提問的蘇承,平靜地剖析了自己的心路歷程:當持續接到不明人士的騷擾信,且報案無用的情況下,視而不見顯然是唯一且必然的選擇。
瞬間,蘇承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質疑。雖然原因確實顯而易見。
蘇承的提問並非廢話,只是慣常的審訊手段。
就像每審必問的姓名、年齡、家庭、經歷,難道這些情況警員沒有提前做功課?顯然不是!可仍然展開這樣千篇一律的開頭,不過是展開摸底、試探的心理戰術。
會有此一問,蓋因來信署名的另一個你引起高層側目。
這個獨特且招人誤會的稱呼,在小諾亞與蔣遜的嫌疑外,引出第三種猜測:
是否方舟才是幕後黑手,去報案只是自導自演的一齣戲?
剛從黃太陽等玩家口中瞭解到,這位方舟多次解決關鍵任務,達成開荒成就,一路過關斬將,把困難級遊戲玩出腦殘級效果,顯示不是蠢人。
但凡聰明人,心思大多九曲十八彎,不僅擅長把複雜的事輕易化解,更擅長把簡單的事複雜化。
別人想擺脫嫌疑,許是來個反其道而行就夠傷腦筋了,這種高智商罪犯,可能早從開始報案,就是為後續行動進行鋪墊,中間寄信、捐碼舉動誰知是不是故意為之,好取信於人?
另一個你不過是種種真真假假裡混淆視線的障眼法,畢竟正常犯人只會想法子撇清嫌疑,哪會把髒水往自己身上潑?說不定就是故佈疑陣,甚至可能連審訊都在他算計之內,布此局走進上層視野,打入政府內部?
否則,換做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把市價99.9億的邀請碼輕飄飄送人。
除非這玩意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這種猜測也有一個明顯的漏洞:方舟所學專業與經濟實力並不允許他做出如此危害社會的行為。
兩位審訊人明白上面的意思,可觀察方舟的神情,並不像自導自演的樣子。
但整個審訊流程裡,青年展露的心理狀態也找不見尋常人該有的反應。
掌握制高點的蘇承兩人力圖表現沉穩、公正、客觀,試圖一步步擊破方舟的心理防線。但事實上這位明明屈於下風的青年,卻比審訊人表現得更沉靜、從容。
倒不是油鹽不進,反而配合至極。
只是任你風吹雨打,自巍然不動罷了。
甚至有種連對自己的遭遇都冷眼旁觀的漠然。
彷彿胸腔裡都沒有心在跳,更何談防線?
反而是久攻不下的蘇承因為青年難以攻克,而心浮氣躁起來。
主審人公子發現蘇承狀態不對,接過問詢工作。
為什麼會寄信給你?
不知道。
那麼你覺得是為什麼?
我覺得你們可以問寄信方,如果找得到的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