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月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節,深宮之內,嵐月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是要聯手西夏對自己施壓的,到時少不得要捨出些錢帛去,朝中不免也會議論紛紛。
一想到這些,宋禎就很惱火,明明是這些文臣貪圖安逸享樂,自己稍微有點建功立業之心,他們就跳出來暗指自己窮兵黷武、不體恤民力,偏偏民間或是後世史書評價起來,卻總不會說是臣子之過,反要指責天子無能、偏安中原。
再加上太后也對興兵打仗之事頗有陰影,常常會說父祖都做不成的事,你怎麼就以為自己能做成了?宋禎心中十分不服氣,當日漢高祖何嘗不向匈奴低頭,漢武帝又因此就退卻了嗎?
他現在雖沒有衛霍這樣的將才,可手中到底有些將門子弟是上過陣殺過敵的,若他還不一意進取,再拖延到下一代,朝中一味重文輕武,再無精通戰陣之將,那才是永無重振華夏神威之日呢!
宋禎想的透徹,回頭就將親信之臣一一宣進來,將應對之策都佈置了下去,如何還能記得起那日閒暇時一句隨口說的話呢?
他是每日一睜開眼就有無數軍國大事,可御前服侍的人每日裡琢磨的卻只有天子。今日官家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哪些不同尋常,哪些像是另有目的,要怎麼做才能讓官家歡喜,讓自己更得官家的歡心……,如此種種,不勝列舉。
所以他那一日高興之下無意的幾句話,倒讓梁汾這樣伺候他久了的人,都生了些猜測。其實也怪不得梁汾多想,自從明烈皇后崩逝後,梁汾就已發現官家對林木蘭是有些不同的,只是他一直摸不準這不同到底是因喜歡,還是厭惡。
眼看著林木蘭從宮正司到了御前,官家卻也只淡淡,梁汾就更拿不準了。要說是厭惡,這林木蘭根本到不了御前,官家是天子,再沒有委屈自己的時候!可要說是喜歡呢,又實在看不出來。
直到那日官家教林木蘭寫字,梁汾才覺得,這件事還是值得賭一賭的。
官家的脾氣他再清楚不過,一向看著溫和文雅,其實不過是因太后喜歡他這樣,才自小做出來的樣子,從骨子裡說,官家是個相當倔強的人。
這世上能讓官家願意退讓、委屈自己的人原本有三個,一是先帝,二是太后,三就是明烈皇后,如今三個裡只剩了一個太后。梁汾冷眼瞧著,就是太后,現在想讓官家改了主意,也難得很。
那麼官家肯把林木蘭放在跟前,首先就絕對是對她一絲厭惡之意都沒有的。再有寫字一事,梁汾就覺得,恐怕官家心裡多少對這林木蘭還是有幾分喜歡,不論是喜歡她的美貌,還是她的恭順,總是有那麼幾分喜歡,官家才肯親自寫字給林木蘭臨摹——他們御前侍奉的內侍們,但凡能得著官家賞賜的半個字兒,都恨不得昭告天下去!
有了這個猜測,梁汾再細細度量了一番林木蘭這個人。貌美是不用提了,那高挑的身材,就算穿著厚厚的棉襖,一樣看得出曲線玲瓏;性情又頗為和順恭謹,梁汾進宮十餘年,看人的眼光自是毒辣,一個女子是真恭順,還是裝的膽小,他一眼就看得出來,這個林木蘭倒還真是個謹守本份的。
自出了韓庶人的事後,官家最看重的,無疑是謹守本份。且最難得的是,這林木蘭十分重情重義,與春明閣陳才人那份情誼,連近年來頗為多疑的官家都認可了。
有了這三點,梁汾就很願意提攜提攜林木蘭了。正好陳才人即將臨盆,梁汾挑了個官家高興的時候,建議讓林木蘭多去陪陪陳才人。
陳曉青這是第一次懷孕,如今眼看要生了,心裡免不了有些慌張,宋禎想著她跟林木蘭交好,且林木蘭是福寧殿的人,有她常去探望,也能讓春明閣上下穩定心思,便答應了。
林木蘭領了旨意,自然有人告訴她這是誰提起的,她私下謝了梁汾一回,然後每到不當值的時候就會抽空去看陳曉青。
“木蘭姐姐,你想家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