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島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改道,明末天下1639,武陵島主,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十三年的臘月,三秦大地上張守言的名號響亮了起來。
縱橫陝西承宣布政使司東北一帶的綠林大豪上天猴——劉九思,被攜民而來右僉都御史、本省右參議於漢中谷地生擒。
十二月初十,上天猴並其屬下悍賊,老穀子——方谷麥、瘋馬——卞大能,及所屬上百馬賊被張守言於洋縣城外開刀問斬。
血淋淋的頭顱掛滿了洋縣的城頭。
訊息傳出,從漢中到臨洮府路上的各路英雄豪傑頓時散了個乾乾淨淨。
上天猴劉九思可不是籍籍無名的人物,當年十三家七十二營領袖遂齊聚滎陽大會,裡頭就有上天猴的名號。
不過這位軍略頗高的小張大人在大勝流賊馬隊後,卻忽然改變了行軍方向。
從漢中府來的塘馬通報沿途州縣,張大人不再走大散關進鳳翔府而是繞過漢中府,從城固直出虎頭關,向西跨越沮水,繞過飛仙嶺進入了地形複雜的百八渡河區域。
這一路幾乎都是人煙稀少的區域,張守言給出的理由是“為了避免數萬流民騷擾地方”。
沿途漢中、鳳翔的官員士紳和百姓無不額手稱慶,對張守言的好感大增。
八百渡河區域的行進難度遠超大散關、陳倉一帶。
隨著張守言北遷的流民人數,在抵達沮水東岸時一度達到了十二萬。
但是在大營繞過飛仙嶺再次進入山區之後,面對茫茫群山,除了張守言原本的湖廣流民大營兩萬人外,新跟隨而來的很多流民選擇留在了較為富庶的漢中。
最終跟著張守言一起越過虞關進入鞏昌府的流民,只有八萬九千餘人。
站在虞關城頭,看著絡繹不絕的民眾拖家帶口的往山頭北麓前進,張守言非但毫無沮喪之意,反而激起了陣陣豪情。
改走虞關放棄去更為便利的大散關,張守言的內在用意很深。
此去臨洮,張守言的動作之大絕對超乎一般人的承受能力,只有對他有強烈信心的人才不會拖他的後腿。
改走虞關群山,正是他用來淘汰部分不堅定的人群的手段。
張守言微笑的對著群山伸出了手掌,似乎已經將這八萬九千人捏在了手中。
改走這條路還有一個擺不上臺面的原因:新進納入麾下的部分馬賊,在鳳翔府綠林道上人面實在是太熟。
尤其是“老穀子”方麥谷和其手下,先後混過整個陝西七八個地方的“社團”,其中鳳翔府地面上最有名的幾個綹子他都混過。
淘汰不堅定的跟隨者、避過熟悉老穀子等人的綠林人士,但也只是張守言改變路線的次要原因。
張守言之前規劃的遷移路線都是沿著人口繁多的城市群行進,這次的變化則到了另一個極端。
新路線是跨越虞關之後,大營直接往西南無人區前進,沿著鞏昌府南部、岷山北麓餘脈人煙稀少的草地行軍,一路西行前往鞏昌府的階州(武都)。
再轉向岷州衛,沿著羌水草原北上,途徑首陽山東段、五竹山中麓、繞過烏鼠山進入臨洮府。
這條路比之前的路線要難走幾倍不止。
不論是草地、草原都是明代的無人區,近九萬的流民吃喝就是一個天大的問題,更遑論最後的百里崎嶇山路。
張守言扣下了七百多馬賊,只放了劉九思去延安老營搬取所有馬賊的家眷。在日常瞭解中,他得知“瘋子”卞大能就是川甘邊界臨江關人,這片無人草地是走慣了的。
卞大能如今是張守言的馬術教練,他一句無心的吐槽——“俺們那才是騎馬的好去處”,這才是張守言決定改走無人區的主因。
現代社會中,他在內蒙新設的簡易接收馬場已經落成,各地馬商隨時可以交貨的伊犁馬超過六匹、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