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都新加坡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新都新加坡,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1573年新年,明印集團遷都新加坡,陳海新年酒會致詞,總結過往功績,展望美好未來,總之——好,很好,非常好,明印集團越來越好。
聘用大量漢、倭、天竺、波斯、天方、泰西等各族優秀雕刻家、建築家,新的總部新加坡完全是種混搭風,真正的東西合壁,既能做總部辦公,也能做旅遊景點,一舉兩得。
建造之初陳海就完全摒棄了漢家南北建築流派的水榭樓臺、小橋流水人家、中軸線構圖、幾進院落,她視之為古板守舊生硬的老古董。在島中心山丘,也既全島最高海拔163米處平整土地,坐北朝南,把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按照一比一比一複製過來,雖然威尼斯總督給拜占庭皇帝帶來不可磨滅的印象,但陳海不也是玩弄明帝國皇帝嘛,一脈相承他有我也要有。
這種反抗皇帝暴政的行為應當被萬世銘記,吊什麼威尼斯總督,真不知好歹。
和聖馬可廣場一樣,聖自由廣場也有執行長府、東西行政大樓、圓頂清真寺、尖頂大教堂、飛碟瓦片道觀寺廟、鐘鼓樓、兩座頗具倭風的大天守閣加明印集團圖書館、檔案館等建築,外圈則是用倭風的黑灰石基座和白色牆體的石垣做圍牆,保證城牆低矮起到襯托作用,並用追求美學改進後的櫓——小天守點綴。
美中不足的是威尼斯有四尊從拜占庭競技場裡考古發現獲得的青銅馬裝飾,明印集團卻沒有裝飾物,看上去雖不空曠,卻總覺得少點什麼.......總不能借用一下朱八八、朱老四他們老朱家的頭蓋骨,做成裝飾物掛上去吧?
或者嬴政一顆,劉徹一顆,李世民一顆,朱八八一顆?
聖自由廣場的北面,透過堆土夯實灌水泥抬高地基,運來巨石佇立其上,盛邀泰西雕刻藝術大家創作作品。當然了作品正在創作,故而稍顯空曠,作成後陳海、陳祿、李華梅、麗璐、沈一石、井伊直虎集團六大偉人的全身雕像會放置於此,陳海特意要求走重寫實的古希臘羅馬風、文藝復興風,要能表現出開放、大膽、熱情、豪邁、勇敢、包容、公平、自由、誠信、進取........(省略五百個形容詞)
雕像再北面,再填土抬高地基,建一座平平無奇的小樓。全泰西風味,主要由主樓和東西翼樓三部分組成,也是尖頂哥特式,外觀3層,實有7層,共158間房間,是明印集團的董事會所在。
當然了,考慮到明印集團亦商業集團亦國家的性質,當有外國來賓訪問時,董事會小樓可以臨時客串一把宮殿。
島上高地全部佔完,即便有空餘也會被開發為花園、庭院、度假休息區域。餘下島上地區簡單劃分,由內向外,證券交易所、銀行、投資中心等是第一圈;陳海、陳祿、李華梅、麗璐、沈一石、井伊直虎六人及陳宣嬌、陳珍珠、陳冰、陳妙、陳翠花等集團骨幹高層所居住的別墅,是第二圈;第三圈是有錢人、倉庫、各種門面店鋪的所在,算是中產的第四圈;最後一圈是碼頭,以及為碼頭工人提供簡單食物的幾家小店,擠壓的基本開在沙灘上。
在港口區域正在建設燈塔,還有一尊雕像,和六偉人一起雕刻的巨大媽祖像,作品完成將會放港口上,給往來船隻一點小小媽祖震撼。
你問碼頭苦力住哪裡?向北過條淺淺海峽就是馬六甲蘇丹國的領地,只要付得起錢,相信馬六甲蘇丹會靠著海峽建座城鎮擴大自己收入的。
如果不想去北面馬六甲蘇丹國,也可以坐船去南邊的巴淡、賓坦、布蘭、蘇吉這些島上,地價相比新加坡會非常便宜,買不起房也可以租大通鋪,反正環境跟新加坡比有億點差距。
陳海有雄心,在自己死之前把新加坡打造成世界渴望之城,讓全世界的財富都流入新加坡。
嗯.......通融一下,亞太大陸的財富流入大員島,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