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明庭的高頻動作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明庭的高頻動作,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直隸松江府,當年官軍倭寇在此鏖戰,王忬、張經、胡宗憲,王直、徐海、毛海峰,你方攻來我方打,到處過兵過倭寇,燒殺搶掠生靈塗炭,吳淞江、黃浦江兩岸被打成白地,可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而現在,做為九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加之臨蘇杭傍長江的區位優勢,松江一掃往日頹廢,人丁激增,城鎮日增,繁榮日盛。
吳淞江、黃浦江兩岸大大小小商鋪民房,讓松江府官員眼紅又嘴饞,要不是打不過明印集團,早就衝上去把骨頭渣子都擠出油花來了。
徐慶船隊入港靠岸卸貨,港口在吳淞江口,只是無心向北眺望,心裡猛地驚訝一聲。目力所盡,密密麻麻的炮臺,大量槳帆兵船,彷彿一頭老虎趴在身前.......
“明庭把吳淞口建好了,戰艦若是強攻只怕傷亡不小。”徐慶喃喃道,“不知留有多少兵丁,主將何人?”
明印集團這邊上下人等開啟新時代,勢頭沖天猛進;明庭那邊就是在裱糊,在拆了東牆補西牆。
一場仗,打得明庭國帑空虛,連撫卹銀、燒埋銀都給不出。加之大沽之戰明四鎮邊軍大敗而歸,陣亡、失蹤、重傷有上千人,尤以大同鎮損失最重,連總兵姜應熊都戰死,給大同邊鎮防禦帶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
有便宜能佔,那麼自然而然明庭北方的老朋友該來“打秋風”了。
嘉靖42年,和陳海結束沒多久,蒙古俺答汗揮鞭南下,蒙古鐵騎大舉入侵順義三河、宣府大同,破邊牆而入,明庭損失慘重,京師戒嚴。
南有陳海,北有蒙古,武備殘破,軍伍不振,明庭急需資金來重整軍事,可木有銀子。
遍觀朝野內外,誰有銀子?
陳海曾預言過,嚴嵩活久,現實一語成讖。老道長跟發了羊癲瘋似的英明神武一回,拿下嚴家父子及在京黨羽,嚴世蕃菜市口處斬,嚴嵩抄家流放一條龍,威名赫赫的嚴黨就此倒臺。
隨後在一聲聲皇上聖明中,皇帝和清流開始分贓,從嚴家抄出來的千萬兩白銀被明朝君臣大快朵頤的分割,都拿到稍微讓自己滿意的一份。
老道長有錢繼續糟蹋,頂替嚴嵩當首輔的徐階有錢去支撐軍事。
兵部迅速拿出方案,應對蒙古不談,對付陳海上,張神童提議增設天津鎮、保定鎮、登萊鎮、淮安鎮、揚州鎮、如皋鎮、江陰鎮、崇明鎮、鎮海鎮、吳淞鎮、松江鎮、定海鎮、溫臺鎮、平海鎮、廈門鎮、瓊州鎮,每鎮設總兵一人,戰兵5000—1萬不等,預計兵力8萬至16萬。
老張還要求整頓京師三大營及衛所兵,裁汰老弱,改變操練方法,慎重選擇將領,精製火藥,集中武器,責成防官,節約金錢,演習大炮等,並向徐階舉薦戚繼光。
戚部明軍是整個戰爭中明軍唯一的閃光點,在知道戚部兵馬能與女軍在野戰中拼殺個兩敗俱傷,對女軍戰力有直觀感受的高拱鎮住了。當即高升天津鎮總兵官,所部戚軍盡數編入天津鎮。
————————————
遠的不談,單說眼下,徐慶眼睛從吳淞口收回,但一些心思留在上面,不過主要心思是做生意。在松江待了一個月,隨著最後一桶鹹魚賣光,徐慶去市場尋找填滿船艙的貨物,非常巧的撞見張有腳。
張有腳很焦急,見著徐慶突然出現,宛如抓住救命稻草般,緊扯衣袖話語極速又懇求。
“慶哥,拉兄弟一把吧!”
徐慶很撓頭,在松江居然有敢欺負明印集團的人?!
“你不要和小女兒狀拽俺衣袖!”
張有腳鬆手,表示船位置不夠,請徐慶幫忙拉貨。徐慶不疑有他,便跟著張有腳走了,七拐八繞來到間酒肆,在包間裡見著兩個男人,兩個陰惻惻男人。
徐慶立刻把弦繃緊,厲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