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浙直總督府外分外熱鬧,雖然猝不及防,但童將軍忠心不改,他第一時間組織府中百餘標兵抵抗,盾牌、長槍、弓弩全擺在檯面上,跟魚湯率領的降兵,跟鄭何率領的臨時工,跟商人組織起的義勇軍,浴血搏命拼鬥。
這當中戰力最強的莫過於魚湯麾下,一邊是響噹噹的東南精銳,一邊是響噹噹的九邊精兵,兩支本該同心對外的袍澤此刻如生死仇人般,把血灑在總督府前威武石獅子上,更顯一股淒涼。
童將軍拼勁全力,但俞大猷不是吃素的,戰鬥迅速變成比拼兵力,成全了童將軍和麾下將士的忠義。
掃清抵抗,兵卒蜂蛹而入,俞大猷忐忑進入總督府,按著熟悉的路徑走到大堂,卻猛然看見後院濃煙滾滾,快步衝去,期間對沈明臣、茅坤等上吊死節的屍體不屑一顧。待來到後宅,大火迅速燃燒,屋子馬上塌,透過火焰似乎能看到一個老人身著官服,一臉平靜的正襟危坐。
俞大猷鬆口氣。
胡宗憲到底是死了........
這位飽受爭議,受嚴嵩提拔,繼張經之後明帝國在東南的擎天一柱,沒有隨波逐流的新朝雅正,難得又少見的堅守底線,為國死節。
當獲知俞大猷叛變後,胡宗憲便再不報任何希望,不單是浙江,而是整個他熱愛的大明。雖說不知道北方如何,但按最好猜想,劃江而治已成定局,東南膏腴之地錢袋子落入明印集團手中,大明的北方將難以維持.......
如此總總,還有十多年前請徐海、王直、毛海峰吃套餐的往事,胡宗憲死志已絕。雖不是平日素手談心性,但卻做到了臨了一死報君王,遠超大量明庭官員。
倘若明庭能打贏,少不了給這位嚴黨餘孽一個“忠烈”吧。
胡宗憲的死亡是一個結束,隨著堂堂浙直總督自焚殉國,江南颳起一股狂風,東南捲起一股海嘯。眨眼間江南、浙江、江西等處無數州府縣城升起孔雀三葉草旗,南國宛如一夜變天。
壓力最先來到福建譚綸這邊,原本他統帥福建兵馬與陳翠花交戰,戰線至多維持在沿海地區城池的爭奪,加之他有意籠絡境內各土樓鄔堡的豪傑,爭取了大部分人中立,倒也沒丟太大的臉。可隨著胡宗憲的死,譚綸急需往浙江福建之間調兵,把守道路要衝,鎮守關隘要塞,戰線長度飛速增加,開始顧頭不顧腚。
總共就那麼多兵,抽調兵力北上鎮守仙霞關,自然沿海地區兵力不足。陳翠花雖然還未收到訊息,但敏銳的發現福建明軍變化,果斷髮起平海戰役試探。有海軍艦炮火力配合,福建軍猛攻平海衛,雖未攻破城池,但擊斃閩軍戰兵數千人,打得譚綸更加無兵可用。
福建的情況送到面前,考慮到福建對集團的重要性,以及明軍鼎鼎有名的軍紀,思忖再三,陳祿留兩個軍在浙南,配合陳翠花夾攻福建。如有可能,順著海岸線打潮州府,打進廣東也是極好。
浙江明軍群龍無首,俞大猷快速完成整合,魚湯二將仍領舊部,把張昆的數千楚兵瓜分掉,合戰兵兩萬餘眾。陳祿砸錢,俞大猷嚴整軍紀,隨歸金陵。
回到金陵已經是二月份,城中市民很給面子的夾道歡迎王師大勝而歸,無數人的吹捧沒有使陳祿飄飄然,非常清醒的住在魏國公府裡辦公,也就是徐鵬舉那個死鬼的家中。匯總各處軍情,由遠及近來說,遠征九江的陳妙進展神速,船隊經過蕪湖段長江時,建陽衛指揮使丁當心驚膽戰,但也是參與過徐海、毛海峰戰鬥的老將,經過沙場歷練,龜縮當塗固守,絲毫不阻攔陳妙。自然金陵奪下後,丁當便與地方官員獻太平府投降不提。
陳妙經太平府,過池州,攻九江。九江身處明庭腹心,即便知道在打仗,知府也不會料到戰火眨眼燒進內地,更何況知府還不知道.......哪怕城中調查局留守人員和串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