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翔緋虎虎嘯中原6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章 翔緋虎虎嘯中原6,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昔日唐季,唐邊軍兇名赫赫,西北軍威震天山南北,大戰新生的天方帝國;東北軍虎視草原,大如回鶻,小如契丹,接不敢呲牙咧嘴。同樣兩支戰力相等的軍隊,戰績卻截然不同。
安史之亂,安祿山率東北邊軍南下,高仙芝領西北邊軍東進,一戰洛陽,敗;二戰潼關,高仙芝拒不出戰被斬,哥舒翰出戰慘敗;三戰關內,委大軍於不知兵的宰相房琯,郭子儀、李光弼兩位滿級大佬帶著慘敗,唐庭一戰無禦敵之兵。
可見軍隊再強,將領再強,高層昏招迭出,統帥腦子進水,照樣吃敗仗。
楊村之戰是張神童,中牟之戰是梅總督,兩位國家精英的共性——科舉考試內卷,讓戰爭的走向走到該有的方向。
梅友松是幸運的,李華梅的雜牌部隊比陳海的嫡系女軍弱爆了,使得局勢還有搖擺的餘地。在呂經老將軍豁出臉面的干預下,明軍動了,甘肅鎮總兵鄭印率領邊軍精騎前衝護住步軍兩翼,激戰正酣的步軍同樣變陣。雖說是臨敵變陣,但雷龍、牛秉忠等大小軍將都是沙場老將,一眾兵卒也全是百戰老兵,全是經驗豐富多一點就爆炸的,指揮起來遊刃有餘,紅了眼的輔兵根本無法撼動。
先是弓弩手往左右伸展,再是部分長槍兵往左右伸展,明軍厚重的步兵方陣被拉成一條薄薄的長線,從空中俯瞰宛如一雙大手包住輔兵兩翼,恰似一隻鳥兒展開雙翅。除了線段太薄,並無太多缺點。
這自然不是梅友松搞出的,也不是葉夢熊搞出的,是一個老頭倔脾氣下的“乾剛獨斷”。葉夢熊的計劃是一氣化三清,通俗一點說是三面夾攻,攻時同時攻,守時同時守,攻防一體立於不敗之地。
對此呂經嗤之以鼻!
不敗之地?那你乾脆添油好了,一波一波的上。或者乾脆一點守虎牢關,不行就守潼關,深溝高壘嘛。
戰場上你死我活,戰機稍縱即逝,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有杜松取得輝煌勝利而做出的“準確”判斷,加之李華梅只是簡單左中右的陣法,老道的呂經看出一堆問題,其中就有“悍勇血氣,不識戰陣”。呂經想要依靠陣法打贏李華梅,別看我現在陣薄,但我能及時收回來,伸縮自如,該硬則硬該軟則軟,該長則長該短則短。你無法反抗,只能被動的來適應我軍長度厚薄。
弓弩手萬箭齊發,長槍兵三個方向捅出長槍,槍桿折斷就拔刀砍人,明軍精騎取出騎弓在外圍精準射殺輔兵.......就像一顆蘋果,外面削下一層一層皮,裡面榨出鮮紅的汁水,無用的殘渣層層疊疊堆在明軍陣前。
輔兵(炮灰)的熱血平復,沸騰迴歸寧靜,個個驚恐的扭頭跑。
明軍士卒在各級軍官的帶領下銜尾追擊,無數腿慢的發出淒厲的哀嚎,隨即沒了動靜。
呂經老眉緊皺,李華梅居然不支援?
他很意外,總不能是怕了吧?從河北打到河南的統帥害怕?
相比呂經,梅友松在滿意的捋鬍鬚,笑眯眯的挺放鬆。敵軍敗了,我軍勝了,追擊,趕快追擊,就像打蒙古人一樣一口氣贏下!李華梅輸了開場,還能挽回來?
李華梅要是會讀心,定答曰:能!
.............
站在李華梅的視角,當看到明軍展開陣勢時,已經在心底默默把輔兵劃掉,他們的任務完成,該到決戰時刻。
不過李華梅還是等到把輔兵價值榨乾淨,等到明軍兇悍的追擊,等到明軍騎兵大肆殺戮潰逃輔兵,她才出手。
正如曹劌諫魯公: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
“蕭開道!苗之奎!顧承駿!李曉!”
一口氣點出四員統領騎兵的大將,李華梅冷聲開口:“蕭開道正面衝突鑿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