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秦良玉在四川2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 秦良玉在四川2,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良玉不是什麼人都要,東挑西撿竟選面目猙獰凶神惡煞的,挑出百人恐怖到能把魑魅魍魎嚇跑,孫猴子來也得大叫妖怪抬棒便打。每月二兩銀子的價格把人挖走,交給胡翠槿簡單訓練消掉烏合之眾的debaffle,有這時間視窗期拉上秦邦稟,上山去鹽場。
開井鹽是項十分有風險的生意,跟開一千多塊錢盲盒一樣,你不知道里面究竟是膝上型電腦還是爛蘋果。同理開口鹽井,少則一二年至四五年,最多的需要十餘年乃至數十年。這期間要不停往裡砸錢,幸運的話淺者以千兩計,深者以萬兩計;不幸的話三四萬兩扔進去連個水花都沒有,甚至十萬兩砸進去夜出不來一粒鹽。
沒有機器無法科學探測,井裡有沒有鹽全靠運氣,行業里老師傅都不敢保證開井必出鹽,所以上輩子沒修橋鋪路的,別來這行當試水。
家財千萬,擋不住井井沒鹽。
即便運氣好開出井有鹽,真正的麻煩此刻就來了,川蜀也是個人多地少的地方,出了鹽立刻有地主跳出來聲稱地是他家的,你沒得到開井允許,人走井留下。告官?官府吃完原告吃被告,銀子餵飽了給你來句這是民事糾紛,你們自己解決。
最終要麼窮兇極惡殺人滅門,要麼各自退一步,讓出多少股份給你,以年限井、子孫井方式湊活著過。
秦家是忠州有名的開明士紳,身為秦家人,秦良玉省下一筆鉅額花銷,有理呼叫家族資源,直接從家裡鹽井提鹽。
“王掌櫃,這是少東家,是東海女將,辭官衣錦還鄉,別耍滑頭。”
王掌櫃是個憨憨胖子,憨厚臉上堆著笑點頭哈腰。
“少東家好,小的王胖子,請多指教。”
秦良玉道:“王掌櫃,庫裡有多少鹽?”
王掌櫃面不改色答道:“回少東家的話,還有300包。”
秦良玉聽得眉頭皺起:“300包?這麼點庫存!”
王掌櫃陪著小心道:“東家,不少了,少說支應一個月的量。”
秦邦稟在旁幫腔:“姐,確實不少了,產出太多也是在庫房裡放著,一個儲存不當全砸手裡。”
秦良玉看向他:“其他幾口井也是這樣?”
秦邦稟點點頭。
秦良玉輕嘆:“唉好吧,你暫時先不用跟著我跑了,一個月內我要見著5000包食鹽,去辦吧!”
秦邦稟沒敢反駁,應聲去了。
下山順路去夔州,到牙行留下名姓地址,網羅跑水上運輸行業的,要清白乾淨有信譽的,回家等待。
等待途中偶遇趣事,秦家老族長出於各種考慮把一座田莊過繼到秦良玉名下,有七八十畝土地,管事的狗腿種地的佃戶一應俱全,秦良玉志不在此,由著下面人發揮。某日清早田莊管事求見,捧著一摞地契來,表示有很多農民自願投獻來做佃戶,請老爺決斷。
接過厚厚一摞地契,秦良玉驚訝的很,並非是因要做地主老財,而是這麼多自耕農上趕著為奴做牛馬。
簡單翻了翻,絕大多數是有幾畝薄田,像蟑螂一樣頑強生存的自耕農,但也有幾十百畝地的地主。媽哎,地主也要騾馬跪卒化了?
“今年收成不好?”
“唉,年年都這樣,湊合活著。”
“這水溪村張老爺名下70畝地,來做佃農幾個意思?”
“想來是官府催課日緊,給自家找顆大樹了。”
“他家舉人及第,竟不是大樹?”
“老爺有所不知,往常年歲莫說舉人,一個小秀才官府都不會拿捏,自體統優待。可不是少了東南中洲好大一塊嘛,養的人還是那樣多,聽說朝廷還操弄支新軍出來,難免要往蜀人頭上攤........”
秦良玉沉思道:“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