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二戰大明——九州先鋒飲馬臨津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二戰大明——九州先鋒飲馬臨津,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大怒,傳閱諸將無不怒髮衝冠,向城下喝道:“明為父!朝鮮為子!古來安有子助盜寇弒父焉!”
城外鍋島直茂大怒鄭撥不識抬舉,下令攻城。
早晨六時,第一軍攜帶的六門輕炮率先發威,沉重的鐵球重重砸向釜山堅固的城牆,藉著火炮掩護,大量火槍手舉著冒火星的火繩槍快速靠近城牆,三段擊的方式仰射城頭傾瀉彈丸,一時間槍炮大作。朝鮮守軍未料得倭軍火力如此兇猛,更未料得倭軍炮銃打得極遠,頓時措手不及,許多軍民稀裡糊塗中彈倒下,大量壯丁見此情景更是潰逃。
鄭撥強力彈壓,趁著倭軍裝彈間隙反擊,朝鮮輕弓手全力放箭,但這些抵抗於第一軍而言如同蚍蜉撼樹。隨著原龍造寺四天王、現鍋島四天王的木下昌直身先士卒率隊附蟻,第一軍主力全力攻堅,鄭撥的努力宣告失敗。
木下昌直先登奪取城頭開啟城門,鍋島直茂太刀一揮,親率第一軍潮水般湧入,釜山城告破.........
可朝鮮軍的表現確讓所有人大出意料,比起他們的子孫後代,這些祖宗是真有血性!城池雖破,抗擊侵略者未熄,鄭撥集結殘部及城中壯士,與二十倍於己身的倭軍展開巷戰。自第一軍攻城開始,至巷戰結束,歷時三小時,鄭撥至最後一刻依然在頑強的指揮戰鬥,力戰而死,所部麾下無人投降。
妻妾聞知丈夫身死,自縊而亡。
瑪德,敢巷戰的朝鮮兵,換上那群西八們試試看!
鍋島直茂言而有信,破城之後屠全城。釜山是貿易樞紐,城中非但有朝鮮人,亦有明人倭人,第一軍蓋不區分,連同老弱婦孺貓狗等任何生靈,盡屠之。
事後清理屍體,累有屍骸兩萬七千餘具,另拼湊屍骸兩千餘具。
不管怎樣,倭軍有了釜山這個立足點,攻略朝鮮算是成功一半。
雖然鄭撥抵抗非常頑強,雖然釜山朝鮮軍戰鬥到最後一刻非常壯烈,但鍋島直茂等一眾將領還是敏銳覺察到朝鮮軍戰力低下和武備鬆弛,當即覺得機不可失,乘勝擴大戰果。
於是違抗長尾景虎要求固守釜山接應友軍的命令,放棄釜山全軍出動,用兵迅速連破西平浦、多大浦,多大浦守將尹興信力戰而亡,慶尚道左兵使李昱喪膽,逃入東萊城中。
東萊府使宋祥忠立馬接住李昱說道:“東萊建在山上,城高牆厚,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城中尚有甲兵3000,合民夫壯勇不下2萬之數,若守備得當,阻倭寇於城下易事耳。東萊地處交通要道,只需稍待時日,則京畿、全羅、慶尚諸道兵馬來援,以逸待勞足可破矣。此天降大功於將軍,將軍可有意乎?”
李昱聽後連忙稱善,同時道出自己觀點:“府使言之有理,不過本將要修改修改。本將自引本部人馬埋伏城外善山上,待倭寇至可互為犄角,待城中與倭寇相持之時,本將攻其背後,使之腹背受敵。”
宋祥忠聞語大驚失色:“將軍不可!我軍兵少,豈能分薄兵力?況且突襲兵少無用,不如合兵一處,穩守城池方有勝算。”
李昱一概不聽。
4月15日清晨,鍋島直茂包圍東萊城安營紮寨,開始軍議商議對策。
宗義智言道:“東萊雖處山上,然此山地勢平緩,不足為懼;雖駐兵3000,有民萬餘戶,確烏合之眾不足為懼,以我軍兵勢精銳,一戰可下!”
鍋島直茂說道:“明國人說上兵伐謀,直接強攻有失禮數,不如先修書一封勸降,以全禮數。”
於是修書一封給宋祥忠,上面寫道:“戰則戰,不戰則假道。”
宋祥忠回信鍋島直茂:“戰死易,假道難。”
鍋島直茂遂下令攻城。
雙方起先先拿火炮對轟火銃對射,未及三鼓朝鮮軍敗下陣來,這主要怪朱元璋,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