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二戰大明——喜聞天兵復平壤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二戰大明——喜聞天兵復平壤,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家臣團,加之吉川全滅,也給毛利兩川體系帶來毀滅性打擊。
毛利至此淪為魚肉,成為時代背景板,告別舞臺。
明軍修整數日乘勝追擊,董一奎率軍擊成川,朝鮮潰軍聞天兵入朝,個個跟吃了興奮劑一樣,廝殺起來悍不畏死。通力合作之下,董一奎收復成川,全殲蘆名軍,陣斬大名主蘆名盛氏。
楊釗率遼東主力攻黃州,先戰管山驛,再戰中和城,以火炮轟陣,步軍猛攻,騎兵掩殺,大破伊達輝宗、南部睛政、安東季堯1萬步騎,陣斬大名主南部睛政,斬陸奧八戶城主八戶政榮、九戶城主九戶政實信仲兄弟、劍吉城主北信愛、獨古城主淺利勝賴、橫手城主小野寺輝道、膽澤城主柏山明吉、名生城主大崎義直、寺池城主葛西晴信、利府城主留守賢宗、三春城主田村隆顯、小高城主相馬盛胤以下城主級、高階武士、下級武士、奉公眾等1200餘人,伊達輝宗、安東季堯僅以身免。
至黃州,出羽最上義光軍望風而逃,楊釗遣騎兵晝夜追擊,於瑞興北驛站追上。非但追上最上軍,還恰好撞見攝津國主池田恆興軍。兩軍合兵一處有步騎兵不足2萬,排開陣勢與明軍騎兵大戰。
明軍絲毫不怵,千騎正面強攻,千騎左面包抄,千騎右面迂迴。池田恆興廣佈鐵炮足輕,陣戰激情射。兩軍酣戰至日落,明軍未能一戰破之,戰死傷亡近千,後撤退走。
倭軍慘勝如敗,最上義光軍幾乎全殲,池田恆興軍當場陣亡5000人,家臣池田重堅、池田正知,猛將中川清秀,全部戰死。池田恆興軍完全喪失戰鬥力。
敗報一路傳入開城,傳入漢城,羽柴秀吉一眾人等驚呆了,井伊直虎一眾人等同樣驚呆了。猴子今年36歲,不是63歲,見識到明軍強悍戰鬥力後,急令各部往開城靠攏,急令瀧川一益趕快從咸鏡道退回。聚攏聚攏,準備打團。
井伊直虎則將九州軍團各部沿臨津江一字排開,留長尾景虎本部居中策應;將關東軍團各部沿漢江一字排開,留井伊江戶本部兵馬居中策應,完全防守姿勢。
驚得目瞪口呆者不是隻有倭人,朝鮮王同樣斯巴達了。毛利3萬,東北諸大名1萬8000,池田恆興軍5000,加一起是5萬3000人,戰果太輝煌了。
朝鮮王衷心感嘆,大明天兵就是大明天兵,當大明的狗簡直不要太爽!
朝鮮王難以壓抑激動的內心,瘋狂給李春芳、楊釗、張承勳一干明軍帥臣大將發訊息,快收復開城!快收復王京!我等不及了思密達!
............
訊息走陸路傳入京師,張居正並未有太多激動。在起初被斬獲驚到,旋即想起明軍特有的殺良冒功,驚豔的心更是黯淡下來,思考更加細緻。
“王師雖復平壤諸城,然已深入朝鮮矣,朝鮮國多山地丘陵,自遼東轉運糧草軍械至鴨江畔,與自遼東轉運糧草軍械過鴨江、義州、定州、安州至平壤,不可同日而語。路途損耗加劇,則必加運;加運又需徵民夫、騾馬、護糧兵丁........”
張居正在和徐階說話,卻讓趙貞吉頭大。
徐階開口:“戶部很難,太嶽可有良策?”
張居正道:“遼東糧米是從京師轉運,如果可以,走水路,或起登州(蓬萊),或起海州(連雲港),輸山東米糧、南直隸米糧供給軍前,只是........”
“只是東海妖女水師犀利。”徐階說道。
“非但東海妖女水師犀利,倭寇水師亦是不俗,朝鮮水師自開戰起至今,幾已被殲。”張居正輕嘆,“只怕糧船海運,東海妖女未到,倭寇水師先至。”
趙貞吉忍不住插嘴:“王師入朝抗倭,朝鮮王就不盡地主之誼嗎?兵馬打不過倭人,連糧草都不能提供?”
張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