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誤聽而逃為下勇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章 誤聽而逃為下勇,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質問:“絲綢絲綢,現在要老朽從哪裡弄來絲綢?老朽要是弄來了絲綢,老朽可就真通倭了!”
陳海擦擦臉上唾沫:“伯父,我不是倭寇,你不算通倭..........”
“通匪也不成!”
“我也不是匪.........”
“..........”
“要不伯父你到船上躲躲?”
陳海提議沈一石斷然拒絕。
“老朽就在陸地上,至少有地方跑。”沈一石嘟囔著:“大不了是被你裹挾了綁票了...........”
—————————————
幾百裡之外的定海後所,駐紮在此的俞大猷正在計劃怎麼刺探敵情,怎麼登島,怎麼聚殲來犯之敵,怎樣把王直堵住砍下腦袋。
正和部下E著,收到巡撫王忬快馬傳來的軍情急報,俞大猷看過直呼不可能。
“王直賊眾不過數千,今已被我和湯將軍兩面扼於普陀山,海上日夜皆有巡邏,賊人豈能脫逃?即便脫逃,十數人耳,衛所留兵皆足,焉有不勝之理?台州將校,都該殺!”
相較王忬這位打入仕以來就在文官圈子裡混的白面書生,俞大猷這個武將對軍隊裡的事情非常清楚,屬於撅屁股知道拉啥屎。在俞參將眼裡,什麼鬼的上萬、數萬、十數萬、數十萬倭寇,分明就是弗一開始十幾個倭寇來打,地方守軍廢物輸了,為逃脫罪責故意誇大敵軍人數,然後沒卵子的文官查也不查的上報並繼續誇大,層層誇大進一步動搖了人心軍心。
所謂的“溫臺金華及處州府前具遭寇掠”純是扯淡,俞大猷敢以人格擔保,現下倭寇要麼退回海上,要麼繼續陸上打轉,台州那裡城鎮空無一人。
但命令就是命令,外行指導內行的命令也是命令,不過就憑明軍的組織度,只要別太過分,高高在上的老爺們不會說什麼,俞大猷理所應當有充足的操作時間。
一面讓部將到寧波府,索要麾下數千將士的開撥費和口糧,那自然是索要一千實給五百、索要三千實給一千,跟知府老爺慢慢掰扯。另一面請來駐在錢倉所的湯克寬,隔著條小水灣三天必到。
湯克寬抵達,見面第一句話就是騎臉輸出。
“台州府的兵將真是廢物!撐死不超過百人倭寇,竟叫把溫臺諸州府弄癱瘓了,就該全部抓起來,正了軍法!”
“要我說咱們親自領著,帶個千把人過去“剿倭”,一來給巡撫個面子,畢竟你我皆受王公舉薦;二來軍中缺乏錢糧,“收復”了溫臺諸州府,鄉紳百姓焉能不獻糧迎王師?”俞大猷提議道,順便咬口西瓜。
湯克寬點頭:“要是路上遭遇“倭寇”,砍下十來個首級便更好了。”
“何時出發?”俞大猷問道。
湯克寬想了想:“兩個月後的今天,咱們在奉化匯合,然後走天台山楓樹嶺,先收復寧海縣,再復台州、黃岩、太平諸城。”
俞大猷狠狠點頭:“好,先找寧波府要四個月的錢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