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倭船合擊家園號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章 倭船合擊家園號,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家園島海域,一場小海戰一觸即發,但看上去很不公平,更顯以多欺少,全方位立體化碾壓。
陳海這邊,全力以赴,投入家園號、打魚號、眼睛號、蝴蝶號、海風號、茉莉花號、蜻蜓號,大小船隻七艘,兵將兩千餘,島上沒留人。
常田這邊投入關船十條,士卒近800人。船比陳海多三條,士兵比陳海少一倍,但就裝備來說,常田這邊更好,二者相較鬼子這邊精銳。
畢竟16世紀了,誰還用竹甲?就算竹甲是甲,陳海這邊披甲率不到四分之一,有很多姐妹從始至終根本無甲,為適應大海,襦裙都剪成短裙。鬼子那邊全員披甲,名義上倭寇實則大友正規軍,常田出雲守有身具足,頭戴平安時代款式的星兜;士兵全部胴丸——鐵的,頭戴圓笠或乾脆裹著布條。這一點足夠秒殺陳海。
披甲有用嗎?要沒用古代動輒農民起義,數倍官軍的人數能回回打出驚人戰損比?陳涉之眾,黃巾之眾,秦軍漢軍打得很艱難?
光這一條就能把陳海壓得喘不過氣,更別說不會指揮艦隊作戰這個死穴,不會打海戰的現實。
但七條船兩千多條人命壓在肩上,陳海再不會,也只能硬著頭皮上。況且誰沒有第一次,誰次次能有師傅領著教?遙想當初頭回走私,全靠一股生猛勁頭幹!
當年能做到,現在做不到?
“各船聽我號令!家園號打頭!擺出一字長蛇陣!衝上去!”
上了家園號的陳祿問了句:“大姐,是要姐妹們排成一條線,家園號是頭,各船往後面甩嗎?”
“沒錯!”
“這就傳令!”
陳祿說完話,就看她帶著一群姐妹跑到甲板邊緣,亮起嗓子使勁的喊叫,吼叫聲讓人心曠神怡。
一條船叫,緊接著其他船跟著叫,最後七條船一起叫,命令也就傳達完畢了。
陳海懊悔的捂著額頭,穿過來起碼半年了,沒有建立訊號旗系統可謂是最大的失敗,指揮傳令全靠吼,現在好說,待會兒打起來鬼聽得見。
倒也不完全怪她,誰叫日常遭遇戰全是陳海一馬當先衝,有其他船也不過在後頭跟著打下手,全程只有莽莽莽。要啥指揮?要啥合作戰術?
“必須要建立起旗令兵,必須!”
陳海把這件事刻在心裡。
變換陣形方面乏善可陳,按陳海計劃從原本“A”變成“I”,然後她領著衝上去,直接接弦開無雙。贏了皆大歡喜,輸了躺闆闆。但陳海已經把屁股露了,所以變陣的車禍現場,本臺考慮到個人自尊問題,不予播報。
反觀倭寇方面,陳海方是慘不忍睹,倭寇方則有條不紊。
倭寇總大將常田出雲守,布雁形陣迎戰,座艦開春丸居陣中,麾下九船大將左右伸開,左翼四大將為金田三郎兵衛、丸尻三郎二郎、河崎上野介、五下田長門守,右翼五大將為出織七郎、上田安防守、直川左衛門、宮寶采女正和山田又兵衛。
佈陣中途,陳海方的混亂常田出雲守盡收眼底,嘈雜的聲音聽到些,心中對明軍的不屑佔領大腦高地,權當俞大猷部是出門沒吃藥,明軍根本就是垃圾。
“ゴミだらけ、ぜんいん!”
“嗚嗚嗚~~~”
“嘿!嘿!吼!!!”
倭寇率先佈陣完,常田出雲守立刻發動進攻。伴隨海螺號聲,以及詭異的叫聲,雁行陣的倭寇全面推進,張牙舞爪非常囂張。
常田出雲守也有計劃,旗艦和右翼五船大將負責牽制和拉扯,左翼四船大將側後迂迴包抄。想要把陳海一舉全殲。
倭寇出動後不久,陳海這邊排好隊,終於是可以出動了。家園號滿帆急進,後面六船盡力跟,兩邊的距離愈發的近,陳海這邊的佇列是愈發的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