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高爐鍊鐵,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1月2日,一則訊息傳入鷹仔,陳海喜大普奔,眾人喜極而泣。

經金井新兵衛父子連續數日的勘探,成功在鷹仔城南面,平原的盡頭山上,發現一座煤礦。但這只是次要的,以煤礦為起點繼續向南,深入大山50裡,是一座淺層鐵礦。

有煤有鐵,大員這個“新生兒”可算是學會走路了!

陳海一高興,當即想要一家每人50畝,被陳祿把規章制度拍在臉上,才從興奮中平靜下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己不能打自己的臉,30畝也夠了,年產百餘石的知行地,而且不用養兵,多划算。況且島上資源豐富,你們父子慢慢探,我一點一點賞,聚沙成塔,說不定將來會是萬石大名主呢。

煤鐵具備,只差冶煉。首先是道路,修好一條夯實筆直的路連線兩地,貴在結實。其次是挖掘,在確定不需要抽取地下水就能開挖後,人事部立刻調批奴才來,眼下沒有機器可以偷懶,只能依靠見挑人扛。

而陡然多出礦工這一職業,大量人力被抽走,來年的農業沒的搞,令陳海又缺人了。對大肚王國的上萬人丁,有著更大的生理渴望。

時間一點點流逝,陳海終日泡在礦上,眼瞧著一塊塊礦石從洞裡挖出來,達到一定數量後,開始啟動新式冶煉計劃。

得益於上輩子的資訊大爆炸,加上年代並不久遠,剛好是父輩那會兒的事情,陳海還有印象。在她的指導下,奴才們用泥土夯起一個二十米高的圓柱形高爐,上窄下寬,開出出鐵口,在出鐵口上方開出投料口、通風口,下方開出出渣口。

因高度太大,所以選址上定在鷹仔城平原盡頭的小山丘下,爐口與山丘平行,方便投料。地點離礦區不遠,幾乎就扒在礦邊上,盡最大可能縮小運輸距離與成本。

笑話,不考慮運輸距離和成本,我陳海又不是張之洞,腦子一天天跟殘疾人似的。

原理上用煤炭加熱爐子,使之達到溫度後投入鐵礦,經高溫將礦石中的鐵融化為液體與礦石分離,鐵水從出鐵口流出,待其冷卻便大功告成。

第一塊鐵新鮮出爐,交由鐵匠去打造農具。大員島上第一鐵的第一錘,工匠也重視,麻利的一頓操作打出根鋤頭,在場中人陷入狂歡。

但打鐵的老師傅找到陳海告狀。

“老爺,您煉的鐵不好,太脆了,用力會斷。”老師傅小心翼翼說著。

還在喜悅的陳海臉色一僵。

“脆?”專業人士這麼說,陳海仔細回憶的一頭霧水。

自己步驟沒錯啊,也沒落下。

“為什麼會脆呢?”陳海發問。

老師傅陪著小心說道:“陳老爺您莫怪俺老不死的話多落您的臉面,俺師傅曾說過,打鐵不能用石碳燒,只能用木炭燒。石碳燒的脆,木炭燒的結實。”

陳海抱臂頷首:“老人家,你是想說鐵裡含碳量超標嗎?”

這話老師傅接不住,因為他不懂。

老師傅提醒讓陳海如夢方醒,當年煉出的鐵為什麼不達標?因為標準是鍊鋼!含碳量超標,達不到鋼的各項指標。

那該用木炭?這不是煤炭、木炭的事兒,況且當年用得就是木炭,還造成了大面積生態破壞。

還需要有一部手續,消掉鐵裡面的碳。

於是在島上閒著,閒到已經長出蘑菇的傑拿斯·帕沙登場。

“噢!上帝啊!人類的奇觀!神秘的東方文明!大姐,明國就是這樣金屬冶煉的嗎?”

高爐鍊鐵,巨大的黑煙柱,把傑拿斯驚到,並給了個下馬威。

陳海豈能拒絕:“是的,這是我國最新款式的金屬冶煉方法,能成倍的提升出鐵量。”

傑拿斯跟個小迷弟一樣一臉崇拜:“大姐,我可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野北美1846

葡萄無牙

大宋:兩個月後穿越,線上急等!

雨景天

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

迎風隨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