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明嘉靖35年,胡部堂掛帥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明嘉靖35年,胡部堂掛帥,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姐是要集中精兵在幾條船上,其他船的姐妹轉為陸師?”
陳海點頭:“話不對但意思對。”
“那其他船呢?沉了?”
“幹嘛沉,那可都是銀子啊,當運輸船不香嗎?”
陳祿沒有意見:“俺聽大姐的!”
“二艦隊暫時不動,我先拿一艦隊試驗,打算一艦隊保留四到九艘船,武裝成炮船。其他的船分為兩支運輸艦隊,阿歌特帶一支,蓉蓉幫忙,負責大員到壕鏡;華梅帶一支,翠翠幫忙,負責福建到澎湖。至於澎湖到雞籠的路線,三丫子你來負責,不介意我又給你加擔子吧?好的我明白,你不介意。”
想刀一個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唉,俺曉得了,俺這輩子是累死的。”陳祿感慨完,不忘再給自己肩上加幾塊磚:“大姐,我想在淡水入海口開個港口,這樣一來減少海上航程,二來淡水沿岸是開墾的土地,移民在淡水下船可以一步到位,不用從雞籠走甬道走回淡水。”
陳海點頭:“可以,正好把下游開發一下,最好修一條從鷹仔城北面通到萬湖城的道路,一條鳶山道,一條濱海道,兩條路比一條路強。”
反正都加磚了,多加一塊少加一塊沒有區別,你不是駱駝我也沒加稻草。你是總經理,要做表率嘛,你陳祿一馬當先早六晚十午不休連七天,底下員工就不會有意見。
陳祿白了自家大姐一眼:“如果是這樣的話,索性再修一條淡水河下游到雞籠海港的濱海道路,加上往西部平原擴張和往山地擴張都需要修路,明年是個充實的年。”
陳海扶額:“夯實路面的確是廢時間,需想些辦法.......對啊土水泥,可以鋪水泥路啊!”
陳海發問:“三丫子,島上有火山灰嗎?石灰石也行。”
陳祿一頭黑線,真當我是諸葛亮啊,諸葛亮也不會勘探礦脈!
“大姐,俺們該回去了。”陳祿提醒道。
.................
大陸上,一番黨爭傾軋,清流一黨的浙直總督張經斬首棄市,嚴嵩一黨的浙直總督胡宗憲上臺,完成了從監軍變主帥的華麗轉身。
但胡宗憲深刻清楚,要是拿不出成績,自己就可去陪前任了,所以弗一上任,想方設法的增強浙直明軍軍力。軍隊上有張經的試錯,老胡明白能仰仗的也就鱸魚湯,但卻又不能完全仰仗鱸魚湯。故而增強恢復三部兵力同時,新設總督標兵,走他老師的路子調京營火槍兵300人、遼鎮騎兵200騎、薊鎮刀牌500人、宣府長槍500人、大同弓弩500人、太原鐵甲兵丁200人、土達蒙兵300騎,組建一支豪華的2500人的京營-六鎮-夷丁精銳步騎標兵。
北兵強悍,人盡皆知,這就夠徐海喝一壺了,但還沒有完。一個叫戚繼光的明軍將領給胡宗憲上書,痛心疾首之餘痛陳厲害,說動胡宗憲,允許招募義烏礦工編練新軍。
除上述軍隊的增派,胡宗憲吸收張經在戰爭中主帥決斷能力不足的經驗,廣招幕僚擴大智囊團,其中就有如藝術家徐渭、文學家兼詩人沈明臣、散文學家茅坤、明四家兼四才子文徵明(與唐伯虎並列).........好吧沒看出來這幫人哪個能跟戰爭聯絡上,希望眾位才子能跟唐大才子一樣,會一手回馬槍,沒槍頭能殺人,給倭寇來上幾下子。
明軍增兵,徐海同樣沒閒著,他從新收的眼線裡聞知來了大批披甲官軍,自是不敢大意。為補充敢戰兵的折損,留葉明、陳生、陳東等手下鎮守拓林,自己一條船滿載金銀絲綢瓷器玉石東渡扶桑,割一茬好義父王直的韭菜,重金賄賂龍造寺、毛利、大友、島津、有馬、中村等西國大名主派兵支援,招募浪人武士,得甲兵銳卒千餘,軍勢復振。
此既為明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