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年夜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章 大年夜,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眼入冬,絲綢交易結算清,瓷器也都賣出去,各種收支專案匯總,排除救急資金,嘉靖32年大明海洋貨品與銷售有限公司淨盈利額為白銀8萬8000兩。因陳海要支出每人至少5兩的年終獎,故餘額為白銀6萬兩整。
陸上方面,因為倭寇停止折騰,官軍也算停止折騰吧,是兵是民全在冬天舔傷口........但是以大明的情況,大折騰沒有,小折騰不斷。
朝廷裡噴子就當是死人吧,首先調兵上,張經有調動江南、江北、浙江、山東、福建、湖廣各處兵馬及便宜行事的權力,加上他本人的經驗,清楚哪裡兵能打,自然是增調廣西狼兵來了。
往東南增兵,所面臨第一緊要現實,餉從何來?
沒錢是萬萬不行的,按照盧鏜等將的說法,沒錢兵不好帶,光會惹事情,不讓劫掠也得劫掠。不能倭寇沒剿滅,浙江先起民變啊。
沒錢?沒錢你增哪門子兵!
以大明這狗屎一樣的財政狀況,張經可沒打算往中央伸手要,畢竟嘉靖皇帝“四季常服不過八套”,要給領導上眼藥?年紀輕輕是不想要前途還是不想要命了?
向上要不了,只能向下,好歹是一方督撫大員,多少給點面子,費了好大力氣,籌措白銀十萬兩。當中沈一石出了數千兩,可把他疼死了,疼得好幾天茶飯不思。其他商人自不必說,暗地裡咒罵張經代代橫死的不知凡己。
錢到位,張經一邊償還部分欠餉,一邊搖人讓廣西土司們出丁。張經在廣西上有威信,他以鎮壓大藤峽瑤民起義起家,土司們哪敢說不,很快湊出人來頂風冒雪送到浙江,人一到立馬打散,編入俞大猷諸將部中。
事兒不算完,朝廷有公文下來,對普陀山之戰嚴詞斥責一番,有關人等扣工資的扣工資。隨即話題一轉,正所謂天下沒有不是的君父,君父看爾等在浙江抗倭抗的辛苦,明察之下得知是缺乏海上追剿的能力,故而下撥專款,責令金陵督造戰船二百艘,交付浙江。
不用問,你拿一點我拿一點,層層伸手,銀子到位造什麼戰船,造打魚船吧!
張經形式上向上追責,現實中本著有總比沒有強,管它什麼船,不沉就行,能造幾條是幾條。
能夠遇見,嘉靖33年仍需再苦一苦百姓。
..............
日子要過下去,很快到了新年,家園島這邊,走李華梅的關係,花20兩銀子買了300斤豬肉........事後李華梅沮喪的來給陳海道歉,這可是她來後的頭一份。李華梅是個忠厚人,據她自己說,在杭州府每斤豬肉不過15個銅板,不應該超過6兩銀子,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非常軟,在陳海面前硬不起來。
陳海無所謂,資本主義的萌芽嘛,反正有錢。
陳祿她們找來石磨,把米碾成粉,切碎了肉,包餛飩吃,剩餘的肉餡兒汆丸子。陳海仍然無所謂,她眼裡餃子餛飩是一個物件,不要湯就是餃子,要湯就是餛飩。
麗璐也無所謂,吃過中餐的人,不在乎故國的黑暗料理,甚至餛飩生的就饞了。
吃過年夜飯,大家聚在一起放了煙花,雖然只是簡單樣式,純粹聽個響,但就是有氛圍。沒有手機的日子,沒有燃放限制,不擔心環境汙染,年味比上輩子足的不知多少。
想想上輩子的年,春晚越來越尬,鞭炮限制地點,一家人聚桌上說不了幾句話。到後來去到西南潛逃國外,開始把頭提褲腰帶的生活,過年完全成為拉攏籠絡手下人的工具,即便是吸納了非華裔,無不如是。
甚至有大過年的,綁來一幫女人給弟兄們享受享受的操作..........
男男女女開心,男的有意為之,女的在陳海影響下卸掉男女大防,人人臉上發自內心的真誠快樂,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