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這裡是大員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章 這裡是大員,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俺看見山了,像雞籠一樣的山,應該是大員島了。】
陳祿在《航海日記》裡這樣寫到。
停船靠岸,腳踩陸地的感覺那麼不真實,陳祿注視著遠方山的輪廓,回過頭問向鐵禮列。
“滕尼,這裡是大員島了?”
“經緯判斷應該是的,而且這裡看上去蠻大的。”鐵禮列說道,“恐怕要比我家熱那亞大很多。”
“也比威尼斯大,你能換幾個比較地點嗎?”陳祿白他一眼。
“那好吧,比羅馬城小。”鐵禮列聳肩假攤手。
“行了,別說有的沒的。藍藍,你帶兩船姐妹周圍探索一下,尋找食物果蔬和飲水,其他姐妹和俺一起,挑個地方構建宿營地。”
陳祿命令完,望著遠方鬱鬱蔥蔥的林海嘆息。
“來一趟大員島,代價真不小.......”
陳藍穿戴衣甲,沉默的走遠。
................
16世紀的大員北部,就和公元前4世紀的東南沿海一樣,放眼望去,無不是林海、高山和動物,舉目所見百里、千里沒有人煙,沒有村莊。二艦隊沒有發現島上有文明的蹤跡。
體感如置身在熱帶雨林裡,除了熱就是熱。起初尚能披甲伐木,後來屬實支撐不住,女人們不單解了甲,甚至連上衣都脫了,甚至還覺得熱,想拔下一層皮來。
砍伐樹木,清除雜草,消滅可能存在的蚊蟲與毒蛇,忙碌將近一天,趕在夜幕降臨前建好營地。有一圈矮矮的土木混合土牆,牆外留有陷阱,用來捕殺偷襲的野獸;牆內則是帳篷或火堆,按十字的格式分部,留下足夠寬的道路和集合地。
陳藍回來搬開鹿角放入,面有喜色的告訴陳祿自己的發現。
“雞籠兩面是山,山上有鳥有野果,數量挺多可以充飢。下了山,沿著兩面山之間的山間小路向西走,走約莫一百餘里,便出了大山,是一片平原。俺們出山再往西走二三十里,見著一條河,是淡水,水量豐沛。俺打算明天清早再走一趟,一方面繪製地圖,一方面沿著河水上下游走走,看看河水多寬多遠,有無支流,從哪裡到哪裡。”
陳祿不住擊掌稱讚:“太好了!”
“只要是條大河,就能種地,就不怕養不起人,家園島上姐妹都能搬來。伐木時俺瞧了瞧,山上樹木一片一片的,起碼幾百年一千年的年齡,滕尼說是造船的好料子,阿爾米達一定會喜歡。有糧有水有柴薪,沒有官府苛捐雜稅,簡直世外桃源!”
陳祿越說越興奮:“藍藍,俺等不及了,明天天一亮,俺就派人回家園島報告!”
與此同時,夜晚的林中,一群人與樹林隱為一體,偷偷注視著遠處的亮光,悄咪咪說著嘰裡咕嚕嘰裡咕嚕的土話,眼神中說不出的忌憚。而當看到亮光處因貪涼半身光膀的女人,眼神又是說不出的渴望。
次日一早,陳藍挑選百人帶齊裝備口糧出發,蹣跚過難行的山路,來到平原地帶找到河流。先是逆流而上,止步南面看不到頭的大山;再是順流而下,不多時走到北面山腳下,河道越北越寬,流入大海。見天色還早,陳藍提議到河的對岸探查,眾女無異議。
正要行動,只見北面山上隱約滾下一團物體,距離太遠僅能覷見影子,像是野獸。
“跑這麼快,應該是野豬或者鹿吧,正好打打牙祭。”陳藍說罷拔出倭刀,學著陳海的樣子打算來出一之太刀。
野獸還在向前,不要命的向前,越來越挨近,陳藍準備當頭劈下了。最後一段路“野獸”偶然間站起邊爬邊跑,陳藍不說嬌軀一震,那也是震驚不已。
不用提醒,所有人都亮出了武器,但“野獸”並不怕,三步並兩步,跌跌撞撞的來到陳藍懷裡。陳藍掙脫又抱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