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環島巡視上,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嘉靖40年6月25日,遲到的諸侯大會召開,走過形式,聽諸侯們嗶嗶賴賴完,陳海自太陽城出發,開啟全島巡查之旅。

第一站,位於東部平原上的公司農牧業墾殖基地。

穿過一座座聚落和糧站,陳海似欣賞風景般走到曾經的大肚城,爾後隨意的進庫開包,白花花稻米流入掌心,那潔白的樣子讓陳海.........

“稻粒豐滿,挺好。”陳海隨手一揚,“倉裡現有多少米?大肚倉要是裝滿,能裝多少米呀?”

“回老闆,大肚城由原城池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共有水泥磚塊倉庫60座,每倉儲量在萬石上下,但從未裝滿過。現庫中全是新米,共有20萬餘300石。”倉庫負責人答道。

“全是新米?陳米呢?”陳海向糧庫深處走去。

“按照慣例,陳米全部出庫,運去鷹仔山的糧庫保管。”負責人答道。

“其他糧庫也這樣?”

“離俺們近得麻務、崩山都這樣,其他俺不清楚。”

陳海心中納悶,運鷹仔山要麼供應軍隊百姓工匠,要麼轉運到雞籠出售,人不是饕餮肯定用不了這麼多,那麼沈一石、沈四亭在搞什麼?能把陳米掏空?

天朝並非不產糧食,湖廣熟天下足,用糧食的地方無非去年賑災和軍糧支出,搞什麼?

“你們的工作流程大體是什麼樣?累不累?跟我講講。”陳海聊起來,偶爾傾聽手下人意見是身為領導者必不可少的本領。

“這.......收稻子的時候把稻子存進庫,日常檢查防止黴變。農閒時陳糧出庫,核對賬目........也就這些吧。若說累到是不累,俺在老家時天沒亮便要磨豆腐,天亮了下地幹活,中午撿柴生火煮飯,跟著老闆吃得好穿得好,不累。”

陳海頷首:“嗯,你們平常要多留意,雖說是水泥的房子,但水火無情,糧食最忌諱泡水.........”

中午在大肚倉簡單用過飯,下午一竿子杵到雙峨山城,慰問守城姐妹後,徑直來到城中飼料倉庫。

跟糧庫同樣的規格,水泥加磚頭,整齊落著麩糠、稻杆、菜葉根和草料。就在一進門的地方,另有一間存放食鹽倉庫,每天都有奴才將飼料打溼沾上鹽粒,拉走喂牲口。

離開城中倉庫,來到城外溪水邊的養豬場。圈裡一頭頭黑豬哼哼的叫著,看那呆傻的眼睛和厚厚的肥膘,陳海垂涎欲滴。她可記得用土豬肉能做出最正宗的東坡肘子、回鍋肉,甚香。

“養豬上可有什麼疑難問題?現圈中有豬多少頭?從浙江到了大員,豬可有水土不服現象?”

“老闆,公豬母豬小豬共有2356頭,到無甚染病的,就是人手太少,那些奴才總是偷懶,吃飯積極幹活懶散,豬圈拖延許久才肯清掃,一個個都和官老爺一樣..........”

陳海點頭:“有這事?打條子到人事部換一批啊。”

“已經換了三批了,批批如此。”

陳海點頭:“是該整治了。”

隨即陳海去隔壁的羊圈參觀,伊比利亞羊穩中向好,碩果僅存的幾頭已經適應了環境,就是想擴大規模很難。雖說有提議引進蒙古母羊的提案檔案,但是對陳海當下而言是種異想天開,一來是錢,二來往北航線入渤海灣簡直屎殼郎恰飯——找屎!

再去隔壁牛圈,情況相差不大,黃牛耐操,虧待虧待無妨,偶爾差點也沒關係,反正只要能耕地就行。

又不是黃牛的鄰居肉牛...........

6月末,一行到竹塹,參觀停止的磨坊,在聽負責人肯定奴才幹活很用功,只是手腳普遍不乾淨後,老是少幾包米粉後,轉向鷹仔山城。

7月2日,巡查完湖口城養魚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野北美1846

葡萄無牙

大宋:兩個月後穿越,線上急等!

雨景天

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

迎風隨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