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土雞版洋務運動
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土雞版洋務運動,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總會有人願意放棄現有生活去追尋理想,可理想總是會給理想主義者當頭一棒。任何統治者若非形勢所迫,靠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革新傳統封建王朝,還不如多做幾個大夢現實。
當需要改變時,如阿迪勒這種人就是座上賓;當不需要改變時,如阿迪勒這張人便只好去留肝膽兩崑崙了。
任何帶有封建性質的大一統王朝,從來便沒有尊重過知識分子,其不要臉的特性已經被歷史證明,已經被無數理想破碎的理想主義者冤魂證明,不必贅言。
且說奧斯曼帝國,被現實上了一課的阿迪勒就和過去未來無數同伴一樣,雖被打擊卻依然努力奮鬥。與將軍們點燈熬油鑽研,仿造女軍編制搭起奧斯曼新軍的架子,然後就被層出不窮的後續事件折磨的焦頭爛額。
首先是兵源問題,按道理說這不是問題,把招兵旗一豎不愁沒人來。但在奧斯曼帝國恰恰相反,為此支援招募新兵組建全新軍隊者,和支援由老式軍隊士卒充任者,兩方吵得不可開交,逐漸從為公事上升到問候對方家裡女眷的程度。
彼此無法說服,交由穆拉德三世決斷。穆拉德三世有著自己的考量,出於維護統治的需要,選擇新軍兵源從西帕希子弟中挑選,拒絕了阿迪勒建議的允許各族百姓進入新軍的提案。
西帕希有份額而耶尼切裡沒有,衰老的蘇丹近衛軍團自然不幹,在經過一系列爭權奪利鬥爭後,奧斯曼新軍變成了西帕希和耶尼切裡的衍生型號。且正是因為爭鬥,也是客觀原因,導致軍隊中上層軍官依然是老一批,雖操典軍歌等模仿女軍設立,但上層依然如故。也因上層依然如故,進而導致奧斯曼新軍組織結構依然實行老一套,依然是一支封建軍隊。
不過與脫胎綠營兵的鄉勇團練比,新軍不屬於軍閥私人武裝;與八旗新軍比,比八旗能打好幾倍;於北洋新軍比,可能達到北洋新軍的高度吧。
軍改夠讓人頭痛了,軍改衍生的問題更讓人頭痛。其中最重要的問題,財政問題敲響警報。
奧斯曼帝國要改革軍隊,要給軍隊換裝新式槍械火炮,戲劇性的是奧斯曼帝國方面並無製造燧發槍的能力,火炮也是老式火炮,質量不甚理想。內部造不了只好出去買,遍觀全世界只有明印集團國內的兵工廠無論信譽還是效能都有保證,訂單下地爽,財政直罵娘,一發破產警告差點讓改革胎死腹中。
“如果完全按照軍隊要求採購裝備,即使削減帝國其他各項開支,今年的缺口會有700萬到830萬之間。”
易卜拉欣帕夏蹙眉問道:“為什麼會欠這麼多?軍方雖然有50萬新軍的大陸軍計劃,但分成30年完成。帝國新軍工資待遇不變,沒有明印集團那種恐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為什麼會欠這麼多?”
管財政的沒好氣道:“你們軍方派人談的價錢,每把金陵兵工廠出產的“定國式”燧發槍要價120元,單就槍械1萬枝就是120萬,10萬枝就是1200萬!還有大阪槍炮廠的火炮,每門6磅野戰加農炮,不算配套彈藥價錢,要價3500元,百門火炮就是35萬!”
“帝國收入在3500萬阿克切上下,帝國阿克切與明印集團紙幣兌換比是1比3.5,全部換成阿克切,缺額最少在2450萬阿克切上下!”
易卜拉欣驚恐到夾雪茄的手指在顫抖。
阿迪勒頭疼的扶額道:“大維齊爾,我建議開展一場審查,審查貪腐行為,先從軍部開始。”
易卜拉欣忙問道:“王子殿下發現什麼端倪?”
“我長話短說。”阿迪勒嘆氣說道:“首先定國式燧發槍,之所以叫她定國式,是因這款槍很老,老到是陳海董事長於20年前楊村之戰,消滅明帝國主力軍隊所列裝的槍械。120元每枝的價格已經不是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