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二章 燕王督促西進,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帖木兒拉扯了,即便擊敗帖木兒也不大不可能西進。無他,後勤跟不上,就好像現在。
燕王如果全國動員,將蒙古壯丁全部召集起來,他麾下也能有十幾萬大軍甚至更多騎兵聚集在此地。但是後勤上,燕王根本吃不消,最後燕王只能選擇這樣做了。
用少數兵力與帖木兒戰鬥,大部分兵力都在後方乾瞪眼。
決定燕王能不能打敗帖木兒,決定燕王能西進多遠,並不在燕王自己。而是在北京,準確的來說,是北京到西域的鐵路。
所以燕王再次上書督促北京儘快修鐵路,發動西北攻勢。
甚至希望北京規劃從北京到哈密的鐵路。
如果這一條鐵路修好了。對燕王才是最大的利好。
當然了,也有一些威脅。
畢竟中央的權力也會沿著鐵路線延伸。不過,那要看誰當政了。最少燕王自信北京不會敢拿他怎麼樣。
-------
燕王報捷的訊息到了何夕手中,已經是隆武二年底了。
自從登萊攻略之後,北京與南京的戰事陷入僵局。
傅友德一出手,就挽回了山東局面。在這上面不要說,哈刺不花了。就是哈刺不花他爹,納哈出也不是傅友德對手。不過哈刺不花很清楚自己的要什麼。他果斷的當了縮頭烏龜。將軍隊龜縮在幾個港口。
有水師支援,再加上幾個港口本來就是經營很好的水城。傅友德也攻不下來。
但是不管怎麼說,北軍的控制區,已經沿著山東海岸線幾乎要摸到南直隸了。
畢竟傅友德的出現,再加上南軍重建水師,讓哈刺不花地挺進南直隸的戰略規劃泡湯了。
在這一戰之後,雙方都趨於平靜。
畢竟而今的局勢很明顯。山東如果不打一場濟南會戰,將山東濟南以及山東中部山區給拿下來,大軍是不可能南下的。但是即便拿下濟南。還有徐州。
徐州最讓人擔心的從來不是徐州城,而是黃河。
前文說過,元代黃河是分多股入海的。這是宋金留下來的遺產。而入明之後黃河雖然修繕了,明朝中後期治水工程才將黃河歸為一股。
所以徐州黃河更是最險之地。徐州城幾次都淹到水裡。
這是最讓人擔心的地方。
這個時候,北京的人力物力都在西進戰略上,鐵路每一天都在延伸。何夕沒有精力去打一場濟南會戰,因為如果打的話,這一場會戰,將是比河間之戰更加龐大的戰事。
這個決心,何夕現在還沒有。
因為決戰本身代表的不僅僅是前線的問題,還有後方的問題。
不過,很多人都已經有些急了。
多次督促何夕決戰。無他,他們看見了丁顯的成績。
丁顯這一段時間再做什麼?
就是發行南京新幣,用南京新鈔給下面士卒發錢。似乎一下子南京發現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一樣。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南京財政一路向好。在財政的激勵之下,很多事情都立即開始執行了。
首先,就是徐州鐵廠。幾乎是從太平鐵廠複製的班底,建立的徐州鐵廠,動用了好幾個縣的徭役,徐州鐵廠已經開始產出了。甚至可以供應前線一部分火銃,火炮了。
徐州鐵廠代表著經過一年的調整,丁顯對北京步步跟隨的政策之下,有了一定的成果。
最少南京方面的火器產量開始爬坡。雖然在質量上,成本上,南京火器與北京的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數量上的南京已經開始擴產了。
甚至南京整體上準備編練百萬大軍的計劃已經提上了日程。不過,能不能做到還是一個遠期計劃,不過,編練三十萬大軍,卻是很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