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一章 燕選官,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源源不斷的物資,從各方面運輸到西北地區。

否則在榆林城中維繫十幾萬大軍,乃至大量的糧食,火藥等物資。是怎麼運輸到前線了。

榆林城中的銅牆鐵壁,絲毫不弱於濟南城。甚至濟南城的城防也不過是這個樣子了。

所以,榆林之戰,很有可能是未來濟南戰役的預演。

這才是朱允炆最驚怒的原因。

其實,朱允炆也知道,這一件事情丁顯的責任不大。

丁顯雖然是內閣首輔,但是軍事上的事情,丁顯參與的並不多。原因很簡單,朱允炆將丁顯抬上來是為了解決後勤問題,對軍事上並不指望丁顯能做什麼。

而今丁顯做得也很不錯。

朱允炆不是不知道超發貨幣有問題,畢竟寶鈔前車之鑑,歷歷在目。

只是他更知道,而今打不贏他會有什麼下場。

只要能打贏,即便寶鈔貶值又怎麼樣?天下在手。

而且丁顯還興辦工業,江寧工業區的賦稅也成為朝廷一項重要收入。

有了錢,各方面工作的展開,前線軍需供應都跟上來了。這都是丁顯的功勞。

前線的事情與丁顯沒有太多的關係。但是朱允炆實在忍不住驚怒。

而丁顯也明白這一點,他才將齊德拉過來。軍需生產丁顯負責一些,但是為前線調配軍需,甚至一些兵力排程都是齊德的事情。

齊德這個人,他為人不允許讓別人為自己背鍋的。而且齊德也覺得,這一件事情上上下下都沒有什麼大問題。純粹是實力的問題。

這也是南京上下最不想承認的一個點。

打仗打到現在,明明他們才是正統。北京不過一隅之地,偏偏是北京壓著南京打。

朱允炆冷笑一聲說道:“罪該萬死就夠了嗎?”

齊德說道:“自然不是。亡羊補牢,猶未晚矣。臣有一個想法。挽回西北局面。”

朱允炆收斂脾氣,說道:“說。”

齊德說道:“修建鐵路。只要修建鐵路才能減少前線耗損。將更多的物資送上前線。哪怕不用火車,用馬拉車,也能減輕很多損耗。”

丁顯聽了齊德的話,心中有些猶豫。他其實並不是沒有想過這一件事情,只是他更清楚一件事情,而今所有向前線道路都在運輸輜重。

現在修建鐵路,就要面對大量的人力物力的耗損。對而今南京朝廷來說,真的是好事嗎?

不過,丁顯很快就看到了朱允炆神色微微變化。他心中明白朱允炆心動了。他立即有了決斷。說道:“其實,臣也有這個想法,而今太平鐵廠已經有餘力生產鐵軌。只是蒸汽機還在仿製之中。不過請陛下放心,蒸汽機遲早會仿製好的。先行修建鐵路也是可以的。”

“臣想來有兩條鐵路,一是方城鐵路。另外一是藍田鐵路。這兩條鐵路都是從南陽開始,一路從方城連通白河越過方城山與淮水相連。另外一個就是連線丹水與關中水運的鐵路。有這兩條鐵路在。大量物資就可以從長江,漢水,源源不斷地到關中與黃河一線。”

不得不承認丁顯的才華。

丁顯在此之前根本沒有多想。但是臨時急智,就想出了這兩個方案,來附和朱允炆。

而這兩個方案都不是空穴來風。

他分別是有原型的。

方城鐵路,其實就是北宋時期的京襄運河工程,但是最後因為地質原因,最後放棄了。而藍田鐵路就是唐代的丹江通京運河,是準備連通漢江流域與關中水域的工程。從而讓江南的物資能夠繞過三門,源源不斷地進入關中地區。同樣工程浩大,但是最後也失敗了。

丁顯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運河這東西,其實比鐵路的要求還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