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十九章 三贏,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十九章三贏

或者說,就北京與南京對南洋不同的態度來看,南洋更希望北京獲勝。因為他們很清楚,南京的主政者,其實不關注海外的。朱允文登基之後,幾乎沒有問過海外的事情,即便關注海外,與其說關注海外,不如說關注海外藩王們對他登基的態度。

而不是海外利益。

南洋銀行就是他們的示好。

高麗銀行是何夕牽線搭橋建立起的銀行,日本四藩王都有入股,代表著高麗與日本地區利益。既是安撫日本四藩王,同時也是將這些人用經濟手段綁在北京的戰車之上。

還有山西銀行與河北銀行。

這兩邊是區域銀行了。是河北籍的商人與山西籍的商人聯合起來搞起來的。而說起來可笑,河北銀行之中山東人最多。無他,去年河間大戰之後拿下的山東府縣,有太多商人都紛紛遷到北京了。無他,經過了南軍在這些地方反覆蹂躪,他們算是知道了。戰爭是怎麼回事?不敢留在當地了。而山東其他地方富人見狀,也紛紛做出準備。

別的地方或許對南北之戰還有其他想法,但是山東與河北是主戰場。他們最為了解了。

他們明顯的看出來南京的頹勢。

有的是押注北京,有的是兩邊都押注,反而是河北方面,打仗一年,雖然有一些商人賺錢,但是絕大多數沒有多少錢,如此一來就造成了河北銀行山東人居多。

畢竟山東大多數都在南京的控制之下,不敢明目張膽的打出山東銀行的名頭。

而山西銀行與河北銀行差不多。

說實話,在北京山西籍的商人是相當不少了。畢竟大明攻克北方的時候,也就是山西人口最多,底子最厚。當初移民都是從山西走的。而山西人本身都善於經商。

後世南方商人大盛,但是晉商也是大名鼎鼎的。

不過,山西銀行雖然有很多山西籍的商人參與的。但是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摻了一手,不是別人,就是燕王。

其實燕王本人沒有參與。畢竟燕王如果真想參與,直接搞一個燕王銀行都行。而燕王在京師安排的人插了一手。無他,燕王與京師的聯絡,一開始多是遼東商人主持。但是時間一長就不行了。

因為燕王征程太遠了。

就是何夕名下玄洋號也是經營東北,不像跟隨燕王的軍隊,一路到西域去。而山西人不怕吃苦,成為了燕王的隨軍商人,一步步跟隨燕王的軍隊走到了西域。

幫燕王很多忙。

從而漸漸代替了遼東一系商人在燕國的地位。

這些商人為了利益,甚至敢於橫渡瀚海,將物資運輸到燕王軍隊之中。甚至在某些時候,不介意掏出火銃跟著燕王騎兵與蒙古人開戰。

如此一來,山西商人佔據燕國內部市場,也就是理所當然了。至於遼東一系的商人,大抵是因為何夕的緣故,賺錢的機會太多了。他們在何夕的影響之下,大多願意去搞科技,搞工廠。搞生產。而不願意吃這個苦。

至於山西商人怎麼讓燕王的人插手的。反正有了燕國的支援,山西商人的資本立即雄厚起來。

如此一來,四大官行,戶部銀行,交通銀行,海關銀行,皇家銀行。六大私行。遼東銀行,朱雀銀行,南洋銀行,高麗銀行,河北銀行,山西銀行。算是成立了。

其實就現在來說,官行的實力遠遠在民行之上。但是這種規模將來就很難維持了。

而這種格局的成立,首先打擊到的不是別的。而是各地的當鋪與典當行,與民間高利貸。

在新銀行法令下達之後,何夕起草,朱雄英簽署的禁止高利貸令,也正是公佈,何夕更是在內閣組織會議,發起對高利貸的嚴打。

原本洪武法令,對高利貸管理僅僅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