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十八章 新設銀行的條件,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

這裡面相當一部分都是從日本搞來的。也有很多從西域南洋搞過來的。

因為何夕的大規模兌換。

民間的銀幣,金銀越來越少。大多都是紙幣了。

但是即便如此,何夕依然懷疑大明民間有大量的金銀。

其實,明初的金銀很少的。主要原本就是在元代的時候,元代貴族將大量的金銀購買西域的奇珍異寶。大量金銀外流,以至於洪武初年,印紙鈔也是不得已的。金元印紙鈔,沒有多少銅錢。

更沒有多少銀子。

而明間總是需要交易媒介的。

這才有了寶鈔。

但是何夕來到大明之後,大規模海上貿易,龐大的貿易順差。讓南洋,日本,西域等地方根本沒有足夠的貨物與大明交易,而他們又需要大明的貨物。於是大規模的貴重金屬就流入大明瞭。

這才有了這麼多貴重金屬。

何夕更是按照這個數目貴重金屬發行了三倍近四倍的貨幣。也就是貨幣總髮行量,已經是在四億元以上了。

再加上銀行的槓桿效用,這才是何夕有信心從金融市場上搞到好一兩億軍費的根本。

不用說別的。六個銀行,每一個銀行繳納二百萬兩白銀的金銀,何夕反手就能印出六百萬兩的紙鈔,甚至更多。只要能維持金銀與貨幣價格不崩,就毫無問題。

而且這些金銀一進總行的銀庫,幾乎不要想出來了。

出來的只是紙幣而已。

單單這一項,朝廷就能獲利一千多萬元。

足夠一年的軍費了。

除此之外,還有確定分攤國債份額。他們必須承銷國債。誰承銷的國債最多。誰就在六個名額之中。

但是即便如此,所有人咬著牙對六個銀行名額髮起的衝擊。

不過,這些人也都不是傻子,知道彼此爭奪只能便宜了別人,而且大家也都確定了。即便每一個銀行也不是一家可以支撐起來。大家必須聯合起來。

於是,所有人都很有默契的。將分銷國債數量放在一千萬元。無他,何夕想要一億國債的想法,大家都知道。自然要給何夕面子。

之前四千萬國債,而今六個銀行六千萬。就由一億元了。

首先確定了遼東銀行,這是遼東派的核心。解綸主持的,有遼東派的商人支援,簡直是毫無問題。

其次,就是朱雀銀行。

這些人其實就是各級勳貴的聯合。雖然這些勳貴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與矛盾,但是在賺錢這一件事情上,大家是沒有矛盾的。大明尚紅,南京在南,正合朱雀。他們就用了朱雀之名,暗示他們的身份。

然後就是南洋銀行。

這也是航向打通的原因。是南洋陸家為首與一些藩王一起合作的銀行。這些人出手最為大方,其實北京對南洋是鞭長莫及的。但是南洋與北京的經濟聯絡是難以斬斷的。

在南洋與北京聯絡不暢的情況下,大量大明貨物退出了南洋市場。從而讓南洋大明軍隊對地方統治變得非常困難,甚至楚王還打了一個大敗仗。差點讓爪哇東王兵臨城下。

好在航道打通了。有了源源不斷的貨物到了南洋,更多是各種精良武器。從而讓楚王的腰桿子硬了。其實這些地方搞銀行,不需要北京批准的。但是他們還是想要在北京有一張入場券。

畢竟事實證明,南洋並非不能離開大明單純存在。只是會很困難。一個不好就淪落安西四鎮的後塵。特別是大明對南洋的經營才十幾年。可以說,南洋各地是最希望大明內戰趕快結束的。

而他們其實不想站隊,奈何,南京與北京一打起來,太平鐵廠的產能完全被佔用,之前南洋都是從太平鐵廠購買武器的。

但是南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