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七章 五爵七等,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朱元璋改了。
不過,有一點要說明的,並不是有爵位,就能世襲罔替,這裡還需要賜丹書鐵券?沒有這個就是流爵,一世而終。
一般來說,大部分封爵的人,想要世襲並不是太困難的。
公侯伯爵,這些改變不大。
這些爵位依舊是超品,位在文武百官之上。
僅僅在首輔與內閣大學士之下。
而子爵待遇等同於一品。男爵等同二品。
男爵以下,分別有,輕車都尉,騎都尉,驍騎尉,飛騎尉,雲騎尉,武騎尉,公士。
這些官職,也不是何夕搞出來的。而是何夕從大明勳官這裡順過來的,本來勳官最上,是柱國,與護國。何夕與子爵與男爵合併了。
其實勳位在之前的朝代,還是有用的。
雖然只是榮譽官位。但是有俸祿的。有一個勳位,就多一份俸祿,有些官員加銜越多,俸祿也就越高。但是奈何,朱元璋研究之後,他覺得,這些官員做一樣的事情,有了一個加銜,就多一份俸祿,這多不划算啊。於是有了規定,不管官員有多少加銜,都只領一份俸祿,也就是所有官職之中官位最高的那一份俸祿。
如此一來,勳官徹底變成了榮譽稱號了。
幾乎沒有什麼用處了。
有的僅僅是一個名頭而已。
何夕乾脆拿過來用,將五爵七等,形成一套,從低等到國公的爵位系統。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大明衛所世襲官職,其實有九等。
世襲指揮使,世襲指揮同知,世襲指揮僉事,世襲衛鎮撫,世襲千戶,世襲副千戶,世襲百戶,世襲試百戶,世襲所鎮撫。
世襲指揮使,世襲指揮同知,就是未來的子爵,男爵。
下面的七等,官職與輕車都尉等一一對應。
按照朱元璋章程,一般來說,做到指揮使,會降低一個級別世襲指揮同知,或者再降一個基本,世襲千戶。但不會太低。
整個世襲體系上承爵位體系,下承士卒。
因為朱元璋設計衛所制度的時候,想要下面計程車卒世世代代為士卒。從爵位對的是上層將領,世襲體系面對的是中層將領,軍戶制度對應的是普通士卒。
自成一體。
總體上都是減少俸祿,給予土地,或者說允許從土地上獲得俸祿,從而避免朝廷過多的開支。
這也是對應了開國之初,百廢待興,朝廷開支不足,但是各地戰火不斷,軍事開支爆增的時期。
其實,這也是朱元璋建立體制一個問題,朱元璋體制明面上開支不多,但是大量開支變成了隱形開支。只要有權力,每一個位置上都有自己一份錢,只是不是來自朝廷而已。
這就是後世一些歷史學家給出的評價,中國秦以來的封建社會的特點,就是權力封建。上位者將某項權力分配給下面的人,下面的人自然利用這些權力搞到好處。
在這種情況下,腐敗是被默許的。
何夕的改革,本質上,就是責權對等,將所有隱形開支列入政務公開開支之中。這樣做最大的問題,就是朝廷的開支,會瘋狂上漲。
大明,乃至很多古代王朝用這一套,並不是不知道將所有開支都列入正式開支的好處。畢竟,上面錢給足了,下面才好辦事,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
但是奈何,朝廷根本沒有這麼多錢?朝廷財政開支,根本不足以維繫大一統朝廷的存在,這種用這種折中的辦法來處理各項事務。
很多人不能理解,只說一項,那就是糧食轉運,有些地方千里之外糧食轉運的運費,就已經超過了糧食本身的價格。
與其這樣,不如給某些人一些特權,讓他們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