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會,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雄英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辦法保全自己的權力。
議會而今的權力很小。但是朱雄英可以預感,這個權力機構的權力,會越來越大的。
而今是財政稽核權,彈劾權。將來會不會就有立法權等等。
朱雄英決定從一開始就在議會里面留下足夠的伏筆,上下議會,就是朱雄英所效仿的,勳貴將來一定會與皇帝站在一起的。讓勳貴們在上議會,這定然是為皇帝說話的。而各級官僚退休之後,自然也不會與這些商人同流合汙,上下牽制,足夠朱雄英有更多的上下其手的空間。更重要的是,或許未來朝廷官僚與在野資本家,就會成為兩股相互制衡的力量。
而議會就是他們的戰場。
朱雄英作為皇帝,更多的做出裁決就行了。
何夕自然明白朱雄英的想法,不過他沒有反對的意思。
原因很簡單,而今的資本家們還很弱小,甚至他們還沒有反抗朝廷的想法。如果說何夕不是為了這一筆超額的軍費,這議會什麼的的根本不用建設。
甚至不用議會這種協商機構,何夕也不是不能搞出足夠的錢來的。
但問題是,這影響太壞,甚至讓北京的經濟增長進入到衰退之中。
議會是其中最不壞的辦法。
本質上是一種協商與攤牌。
有多少實力,就有多少權力。
這一點是不會變的,沒有實力憑空佔據權力,將來還是會吐出來的。而且何夕很明白為了企業越大越賺錢,而企業越大,所代表的實力與影響力也就越大。
那個時候,資本力量在議會之中的實力佔比自然提高,何須何夕想辦法。
更重要的是,何夕其實也很迷茫。
何夕從來不覺得資本是一個好東西,但是奈何做事情也要尊重客觀規律,不尊重客觀規律,是要摔跟頭的。遼東案,就是給何夕最好的警示。
何夕將大明推到資本主義,已經是很困難的。想要越過資本主義,一下子到社會主義,根本不可能,這樣規模大躍進,不出問題才是咄咄怪事。
而何夕本人對資本本身也沒有什麼好感,順水推舟就行了。為了他們爭取更多的利益,還是算了吧。
甚至何夕本身就一種迷茫。
夜深人靜的時候,何夕捫心自問,他想努力的東西,真是他一直以來想要的東西嗎?資本主義從誕生開始,每一個毛孔都滴著血。大工業生產模式,本身就是反人性的。
雖然說將大部分百姓從生死難料的農業生產之中解脫出來,成為工人。對他們是一件好事。畢竟,如果從統計數量上來看,生活在古代的百姓,一生之中最少遇見兩次大災,就是那種死很多很多人災害。
畢竟,古代三年一小災,十年一大災。以至於人的平均壽命在三十幾歲。
即便洪武年間,百姓所謂之安居,也不過是賦稅輕一些,家中積蓄多一些,能熬過天災,並不是說沒有天災。
工業生產雖然痛苦,但是最少不遭遇經濟危機,大體是出賣勞動力,是可以吃飽的。
至於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或許是一個極大的利好。甚至將來很多人,會爭著搶著去工廠,但是在何夕看來,不過,五十步笑百步耳。
只是這已經是何夕竭盡全力,能做到的了。甚至不惜為此發動一場規模如此大的戰爭。這才算是將整套新體制確立下來了。
至於更多的,何夕即便想做。卻也知道不能做了。
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是瘋子。
作為個人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但是作為一個政治家,何夕卻必須一步步的來。
何夕心中暗道:“改革高潮,是不是要過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