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 傅友德之罪,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允炆聽了,心中冷哼一聲。
傅友德或許是一番好意,算是將自己麾下最得力的大將推薦給朱允炆了。
朱允炆並不是否定盛庸的才華。他對軍事瞭解不多,盛庸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也不清楚。但是傅友德既然這麼說了,朱允炆也就認為盛庸是大將之才。
朱允炆覺得不舒服的地方就在於,盛庸有沒有才華,朱允炆拿不準。但是盛庸是誰的人。朱允炆可是一清二楚。傅友德對盛庸的栽培,那可是親兒子也就這樣了。
傅友德在北,盛庸在南。難不成大明軍隊要姓傅了?
這是朱允炆萬萬不能答應的。
而今朱允炆也沒有心思與傅友德多說什麼了。原因很簡單。朱允炆試探了幾次,傅友德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軍事改革這一件事情,朱允炆不想讓他主導,或者說,不想全部讓傅友德主導。
這些話,朱允炆總不能直白地說出口,說岳父,未來軍事改革的主導權,你必須讓出來,或者必須讓出來一半云云。
這說破了。如果傅友德願意讓步,那是開誠佈公,推心置腹,如果不願意,那就是月缺難全了。
朱允炆心中嘆息一聲,說道:“盛庸朕記下了,朕這就寫在屏風之上,今後必然提拔。朝廷之事,還是等等,看看各方面的意見再說吧。”
各方面能有什麼意見啊?
自然是朱允炆主導的。
這一段時間,朱允炆對軍隊掌控雖然不夠深入,但是對整個文官體系掌控卻是非常深入的。
------
傅友德在皇宮之中與朱允炆吃了一頓飯,當時是其樂融融。但是第二天,整個朝廷都在彈劾傅友德喪師辱國。
一時間,無數言官彈劾。所有報紙都更深一步報道傅友德在前線種種失誤,添油加醋地寫了出來。傅友德一時間變成了千夫所指。
傅友德並不是沒有抗爭過。但是沒有什麼用處。
畢竟,傅友德在前線是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在戰場上即便是處於劣勢,也隨時準備反咬一口。但是在朝廷之上,卻是一個新手。
傅友德想找言官給他說好話,甚至想找一些在報紙寫文章的名士們,給他洗白。
但是傅友德根本不知道,這背後的利益關係。真以為這些發聲的人,是自己要發聲的。不是背後有人指使。於是乎,傅友德這種行為,更是被爆出來。增加了朝廷內外,對傅友德的厭惡。
當然了,在大明輿論,輿情並不能決定朝廷大事。但是輿論輿情很多時候,就是朝廷上風向所在。
這一點上,很多人都看得很明白。
南京輿情既然到了這個地步,朝廷決議自然會向不利於傅友德這方面走。
這個時候,磨刀霍霍的韓國公李祺也下場了。
他已經看準了風向,同時他也準備為己方爭奪前線主帥之位,畢竟他身後有很多老將,這些老將之前都被傅友德打壓,此刻豈能不報一箭之仇。
他甚至整合了內部力量,決定推南雄侯趙庸,主持北線軍務。
已經在做這方面的準備了。
即便如此,傅友德參加第一次朝會,雖然傅友德被上下攻擊得狼狽不堪,但是依然沒有動搖傅友德的地位。
朱允炆不準備與傅友德撕破臉,在朝廷上保持處處維護傅友德,但又有些猶豫的態度。將來朱允炆還要用傅友德,自然要走保全再三,不得已放棄的套路。
而且並不是他朱允炆不想保,而是群情激奮,不能保云云。
為將來啟用傅友德留有餘地。
如果說傅友德完全不清楚朱允炆的心思,那是不對的。但是傅友德還是對眼前的局面抱有幻想,想要努力渡過眼前的危局,不想放棄前線大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