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易勢,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何夕在調動地方資源的辦法,是印鈔,貨幣寬鬆,操控市場。但是南京方面就簡單粗暴多了。直接徵召徭役。而且前線徵召徭役,百姓是難以承受的。
誠然,仗在河北打的。河北受到的創傷最大。但是本質上,何夕是用貨幣貶值,呼叫其他地方的資源來彌補河北。不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最少當貨幣超發到一定數量級之前,問題不大,更不要說,何夕還用各種手段,為超發的貨幣尋找市場。
但是南京方面,一方面長江以南地區根本沒有打仗的氣氛。另外一方面,黃河以北這些地方百姓被軍隊徵召民夫,幾乎將男丁給召盡了。
畢竟,大軍行動北軍幾十萬大軍,一場大戰下來,動用了輔兵民夫近百萬,開支近千萬。將府庫打空了。但是南軍不會有這麼多的錢。南京朝廷不會給這麼多的開支,最多有一兩百萬兩的軍費就不錯了。
但是,這種開支壓縮,固然是南軍各方面比北軍更省錢。但是其實是,將軍事負擔轉嫁給了地方上。
讓山東,河南,黃河以北地區,以及河北一些府縣承擔南軍的負擔。
這樣的壓力,讓當地百姓家破人亡都是很簡單的事情。
不過,即便如此,兩次大戰,再加上靖江之戰,還有其他方面大動作,更重要的是,田賦的減少。畢竟,朱允炆登基之後,士大夫集團捲土重來。直接推翻朱元璋某些政策是不敢的。
但是拖欠應繳的賦稅,卻是敢的。
才不過一年,全天下拖欠賦稅已經超過了三百萬石了。
將來只會更多的。
這就是南京財政的縮影。
這方面影響的並不僅僅是田賦,還有其他方面地方賦稅。
只是而今還沒有顯露出來而已。
何夕敢確定,南京的財政危機一定會來臨的。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
------
傅友德站在齊河縣城頭,他齊河縣背後就是滾滾的黃河水了。
前文說過,明初的黃河是分成好幾股並流的。齊河縣背後就是,黃河北股了。
即便不是完整的黃河,也有驚天之威。
黃河天險足以阻擋敵軍。
但是傅友德不願意僅僅固守黃河之南。
從安陵堡一路南下,傅友德所部與盛庸所部匯合之後,與明軍有過幾次交手。但是因為傅友德的一場洪水,讓追擊的主力,也就是葉沈所部,幾乎失去了戰鬥力。
如果不是因為洪水一過,遍地泥澤。傅友德都有北上一擊的想法了。
除卻葉沈之外,其他將領,還真沒有與傅友德對決的決心。
而且大勝之後,何夕下令謹慎,葉沈也下令謹慎。
於是,雙方在德州城下,有一次簡單的接觸。之後,幾乎都是送客式的追擊。
傅友德主力損失不大。
傅友德心中反擊之心,從來沒有斷絕過。他並不是因為撤退而撤退,他只是選一個有利地形再次開戰而已。
比如黃河。
黃河在後,傅友德沒有後顧之憂。
不用擔心,北軍一隻人馬,忽然插到他後面斷絕了後勤,有足夠的後勤物資,加上傅友德手中的火器,不管是固守營地,還是固守城池,都可以守得滴水不漏。
更不要說,北軍剛剛拿下黃河北邊這些府縣。
想要安堵地方,也是需要時間的。
傅友德就想要進行一系列反擊。
不用步兵,動用騎兵就行了。以千騎為單位,突襲北邊,讓敵人晝夜不得安寧。而步卒沿著黃河一線,安營紮寨,營造堡壘。當年在安陵堡城下,傅友德可是做了不少研究。
此刻,自然是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