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一章 盛庸求援,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舊部。而韓國公李祺不過是繼承了李善長的人脈,拉攏一些當年被打壓的將領。是一個鬆散的聯盟。
李祺打仗的本事如何不知道。但是政治嗅覺很靈敏。
李祺敏銳的感覺到,他這個一派,其實得到了朱允炆的支援。
至於為什麼支援。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韓國公這一系最鬆散,李善長早就死了。人情也散了。這些人不過是抱團取暖而已。將來最容易拆散。但是其他派系就不一樣了。他們派系核心人物。潁國公傅友德,宋國公馮勝,魏國公徐達,這樣大佬即便退居二線。只要一日不嚥氣。一日不可輕忽。
用韓國公這一系熬死其他各派,然後想辦法將韓國公這一系拆分掉。達到分而制之的目的。讓下面的將領再也不能威脅朱允炆的皇位。
這就是朱允炆的目的所在。
李祺猜得到。但也不拒絕皇帝的利用。
原因很簡單,朱元璋對李善長打壓太狠了。以至於李善長很多遺產,李祺都沒有繼承到。這樣的情況下,韓國公僅僅是一個空頭的公爵而已。李祺是不滿足這樣的局面的。
藉助朱允炆之手,重新建立起韓國公府的威嚴。至於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
到時候,誰算計誰,還不定的。
韓國公李祺可沒有忘記自己父親李善長是怎麼死的。
不過,越是這樣。李祺就越注意分寸。
也就是李祺作為韓國公,很多事情不需要太注意。但是有一些事情需要特別注意。比如,他決計不能與潁國公傅友德有所勾連。這是朱允炆的逆鱗,大忌。
所以,傅友德的使臣,韓國公不是不能見,但絕對不能私下見。
所以韓國公給盛庸的話是,有事衙門見。國公府不談公事。
盛庸與韓國公府並沒有什麼交情。只能徒徒奈何。
盛庸想了想,還是去了宋國公府。
但是遇見的待遇也是一樣的。宋國公府也不見他。
馮勝不見盛庸的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馮勝已經不過問朝政了。甚至連朝都不上了。整日開始迷戀起釣魚了。他甚至主動將馮家嫡系將領,調到了大西南去鑽山溝了。
一副不過問朝廷事務的樣子,他並不是針對盛庸。而是針對朝廷上的所有人。除非兒女親家,或者私交特別好的人。馮勝誰也不見。
盛庸無奈。
他最後到了魏國公府門口。
他不想得到一些重量級人物的支援,是不敢直接去見朱允炆的。原因很簡單,傅友德對接下來的改革,都望而生懼了。傅友德在南京的政治地位已經相當不錯了。他都做不到的事情。
沒有同級別大佬的支援。
根本是痴人說夢。
盛庸想來想去,這一次魏國公府拜訪是決計不能失敗的。
魏國公府的門倒是不難進。
畢竟,徐達雖然不問事情了。但是徐達不是馮勝,馮勝是沒有兒子,等將來蹬腿,也不在乎新君如何報復。而徐達還有三個兒子,他總是要為兒子們留一下餘地的。
徐達也是不問朝廷大事。但是做法上比馮勝溫和太多了。
盛庸有傅友德做背書。登門求見,魏國公府自然會招待。但是徐達卻是不出面的。出面的是,徐達的長子,徐輝祖出面接見。這個規格也不低了。徐輝祖身上可是又五軍都督府僉事的官職。在軍中,位在盛庸之上。
更不要說他是魏國公世子了。
盛庸如果沒有傅友德背書,等閒是見不到這樣的人。
只是盛庸想見徐達一面是斷然不行的。
徐輝祖客氣之中帶著堅定,更有幾分拒人於千里之外。說道:“家父身體不好。已經不見外人了。盛將軍有什麼事情,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