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的。

原因很簡單,這年頭大炮準頭不好,根本不可能瞄準大炮,用來打步兵方陣自然是一打一個準,但是以炮製炮,還差了很多很多。

只是這一聲炮響也不是沒有作用的。這個作用不是別的。就是壯膽。

不要小看了這個作用。

大炮不大可能有是戰果,這個規則也是拿破崙時代得出的。很多將領同時表示,用大炮打大炮,比不上用大炮打方陣。除非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考慮以炮製炮,這是最劣後的選項。

但是這些東西,將領知道,士兵們不知道。

對於士兵們來說,被動挨打是最傷士氣的。面對敵人對自己的攻擊,只能等死,這種情況太不安了。太傷士氣了。但是如果說在彼此互相殺傷的情況下,我死,你也死。

這種情況下,士氣尚且能夠維持。

所以這樣的反擊,與其說是為了攻擊對方的大炮,不如說是,振奮自己計程車氣,讓將士們能夠堅持下去。

盛庸見狀,立即下令,選敢死隊,手持火藥包,去將這個炮位給炸了。

因為火炮在方陣之中,時候無法開炮的。畢竟太近,射界不夠,要想打敵人,先打死一排自己人才行。只有將火炮轉移到方陣外面才能開炮。

如此一來,這火炮就沒有了方陣的保護。

雖然騎兵想要衝過去,還要面對種種的困難。比如說很多射擊,但並非沒有可能的。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於是立即有人衝了出去。帶著火藥包,衝進方陣一側;只是很快被火銃掀翻在地。連人打馬給打死了。雖然又有第二個人,第三個人。

前文說過,滑膛槍,全靠密集射擊打人。也就是說對於單個目標,效果並不好。所以到了第三個,似乎是運氣用完了。

一聲巨響。火炮身邊的火藥殉爆了。

將這個火炮給掀翻在地。

一時間這一聲巨響,響徹整個戰場。

就當盛庸要發起總攻的時候。卻聽鼓聲隆隆。他遠遠的一看,原來是第一軍的中軍與後軍到了。

前軍立即開始撤退。

之前之所以不撤退,並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無他,大軍一下子被伏擊,被敵人合圍。這種情況下,上上下下的軍心士氣都忐忑不安。

而撤退又最注重這一點。

這種情況下撤退,一個不好就變成的潰退。

而今卻不一樣了。後面的援軍已經來了。大家都有了主心骨。這種情況下撤退。才有了可能,大家才不會慌,不會亂。

只是這個時候,盛庸也下令開火了。一門門火炮轟擊步陣,各路步兵蠢蠢欲動。

吳立也做出了決斷。那就是騎兵立即上前,衝擊敵人的炮兵陣地。

這可不是一個好做的事情。

首先敵人有騎兵優勢。

想要衝擊敵人的炮兵陣地,首先要面對的是敵人的騎兵。這可不好辦。

當然了,騎兵與步兵不同,沒有什麼堅固的陣地可言,一心想衝過去,並不是不可能的。

其次,就是盛庸對炮兵的保護是相當的到位的。

這裡並不是與前軍一樣。前軍是因為突發情況,連一個像樣的方陣都沒有。更不要說佈置炮兵陣地了。根本沒有預留,這才被輕易的壓制。

但是盛庸怎麼可能不考慮這一點。

所以,在炮兵陣地之前,有著密集的步兵防禦。

騎兵衝擊步兵方陣是什麼下場?

不僅僅是南軍騎兵衝擊北軍步陣是這樣,翻過來也是一樣的。

這幾乎是一個死亡的任務。是用萬餘騎兵來換前軍不被吃掉。但是即便是死亡任務,也必須去做。

背後的利弊得失,並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