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潮,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一個衛所五千六百人。一個營,也就是一千戶一千人上下,未必是最合適的編制。

只是,軍隊的屢次改革,都是建立大明原來的體制之上的。現在還每天突破大明編制。當然了編制與戰鬥力之間的問題,需要在一場場戰鬥之中體現出來,繼續改革。

完善參謀體系幫助了指揮官做很多事情。特別是馬嘯在確定了指揮權之後,立即以自己本衛所的參謀機構為核心,建立起統率四個衛所的參謀體系。

而遼東是何夕重點耕耘的地方。

學習何夕學說的人不要太多,其中有相當多一部分軍中子弟。他們原本在不同的崗位上,這一輪緊急徵召。自然紛紛來到軍中。因為他們與軍中原本就有聯絡。

自然也不會去別的地方。

如此一來,遼東軍參謀體系幾乎是所有軍參謀之中最好的。

對戰場很熟悉。最少是門裡出身。

這也是第一軍為什麼編練的速度比其他人快的原因之一。

即便之後,研究戰例,吳立的命令,也稱得上大膽。

不過,吳立更大膽的決策正在醞釀之中。

藉助馬嘯側翼進攻。吳立很明顯感到了正面壓力放鬆。不過,他用望遠鏡細細看過前線之後,忽然下令,說道:“所有人上刺刀。包括參謀。”

說話之間,吳立拔刀在手,說道:“等我命令。”

南軍似乎忘記了一件事情,北軍也是明軍。甚至就戰鬥經驗上來說,北軍戰鬥力經驗要比南軍的強大太多了。畢竟南軍已經很多年沒有打仗了。而北軍卻與蒙古糾纏了好多年。

即便是打肉搏戰,北軍也不是弱於南軍。

之前不打。是衡量得失,覺得火器是優勢所在,用火器殺人更好。畢竟戰場上能少死人就少死人。

而今,卻不一樣了。

吳立是一員老將,他拎著刀子當小卒,一步步爬上來的時候,盛庸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在冷兵器作戰上,他也不是庸手。當然了,真要說起來。大明如吳立這樣的老將,談不上車載斗量,但也決計不在少數。

只是,火器時代讓很多人都被淘汰了。

吳立可貴之處,就是他掌握了兩個時代的戰法。對兩個時代的戰法領悟都不到頂級,但是在這個時候複合人才是很吃香的。

對於冷兵器時代,作戰有一句話,最後合適。那就是夫戰,勇氣也。

冷兵器時代作戰,對於勇氣要求極高。

用火器殺人,遠遠的扣動扳機就行了。但是用冷兵器殺人,就需要面對淋漓的鮮血。面對對方拼死的反抗。一個不小心死的就是自己。那種血淋淋的場面。

不是誰都要承受的住的。

這對將士要求極高。

對士氣,對勇氣要求也很高。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軍隊能保持火器對射。但是不能打白刃戰。

而今,南軍不惜生死一波波的進攻。是勇氣嗎?

在吳立看來,是貪生怕死之氣。

因為後面與督戰隊,後退必死。而前進衝擊北軍橫隊,看上去可以生還。

但是僅僅是看上去而已。

如果細細衡量的好。就會發現,其實保持對射對北軍的殺傷力,並不下於衝上去肉搏。

原因很簡單。

火銃對射雖然南軍要承受額外的傷亡,但是火銃畢竟是火銃,不是燒火棍。不可能打不死人。北軍也有陣亡。只是北軍組織能力更強。在損失到一定程度,就會輪換。所以看不出來。

而衝上去肉搏。在衝上去這個過程之中,簡直是單方面被屠戮。

而進入北軍軍陣之後,北軍就不反抗了。簡直是笑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