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大采購,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方面是北方的工業,一開始就是軍事工業,在這方面是有很深厚的積累。這一點要遠遠超過了其他產業。而且何夕為戰爭做了很多準備,特別是武器生產方面。
比較,在何夕看來,這是他們最大的地盤,所以特別加強了。
導致而今,火器生產過剩了。
囤積了很多火器,而且一些火器已經到了過時的地步。
畢竟,經過大規模征戰,很多新發明的武器在戰場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也是很正常的。當然了,因為是何夕擬定的藍圖。整體架構上問題不大,但是很多細節上做得不到位。
比如,刺刀的長短,還有槍身上面一些細節處理。
所以,最近要對新生產的火器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這些原本庫存的不能說部能用。
自然也就落後了。
當然了用未必不能用。但是有最好的,讓將士們用不好的。這也不大好。
而今正好。
將這些火器專賣到南洋去,不僅僅能夠大賺一筆,為朝廷增加一項進項,另外也能拉近與南洋之間的關係。最後,還能為北京開闢財源,增加一項拳頭產品。那就是武器。
更不要說,武器生產越多,生產成本也就與越低,這也算是降低了戰爭成本。
至於周王世子的小算計,在何夕看來根本不是事。
於是爽快的答應不了,周王世子的小要求。
在經過一系列唇槍舌戰之後,雙方簽訂了兩千萬元的軍火採購大單,總計有二十萬支火銃,千餘門大炮,與配套大量火藥與彈丸,還有炮車,船隻,被服等軍需物資。
一下子讓北京朝廷吃飽了。
這兩千萬的物資在北京軍需體系之中,大概不到五百萬元上下。其中利潤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周王世子已經南洋很多人並不僅僅採購軍火,軍火是額外的。他們也沒有帶那麼多錢。這個時候新成立的商業銀行也就各顯神通了。
總之,南洋這一趟,讓北京上上下下都吃飽了。
而周王世子想見何夕這一點小事情,何夕自然也允許的。
周王世子見到何夕,如何行禮自然不用多說了。周王世子先說了一點,似乎不相干的話,他說道:“外祖先前來信,言南京諸將皆老,不足為慮。後輩之中,唯有盛庸可堪一戰。不知道,姑父如何看盛庸。”
“盛庸?”何夕說道。他心中卻暗暗思索,周王世子這哪裡是在說盛庸,而是在暗示,他外祖父乃是潁國公馮勝,他周王一脈在大明還是有牌面的。有價值的,也是有能力的。
何夕說道:“盛庸是一員良將。”
何夕知道盛庸要感謝他。
歷史上的盛庸,作為一員大將也是在史書上留名,但僅僅是留名而已。但是而今盛庸不一樣。他雖然還不是南軍主帥,但是他必然在軍事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
無他,他現在在做的事情,將古代軍隊轉變為近代軍隊,或者現代軍隊上有自己的貢獻與見解。他雖然是跟隨北京走這一條路的,但是不能忽略在某些事情上的獨創性。
有時候,人的選擇與時機,對一個人來說真的很重要。
盛庸的才華,並沒有比歷史上的盛庸高。但是用在這個全新的領域之中,就是開創者之一,必然被後世所銘記。甚至會拿他的改革與北京方面的改革做對比研究。
很多時候,不能因為拿破崙的光輝萬丈,就以為奧地利軍隊就沒有可取之處。
周王世子說道:“姑父,我父王有心助姑父一臂之力,只是南洋掣肘眾多,還請姑父見諒。”
何夕一聽,暗道:“提條件是嗎?”
何夕說道:“既然如此,就讓令尊放心,安心處理南洋的事務,不要為我擔心,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