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南京中央銀行,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七十七章南京中央銀行
對於南京朝廷來說,財政危機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這也是北京與南京的不一樣。
北京的財政體系,已經是介於古代與現代之間了。才能搞什麼國債之類的手段。
對赤字的容忍度是很高的。但是南京這邊不一樣了。南京府庫裡沒有錢,那就是真沒有錢了,連發鈔都不行,因為紙幣的正套技術在北京。這一套技術說多高超自然不是。但也有可觀之處。否則,紙鈔很容易被效仿。
南京這邊的技術底蘊,完全複製是有困難的。但是弄一套相似的,並不能困難。
畢竟,南京這邊因為報紙印刷的原因,在印刷技術上,也是有一些發展的。不過,比不上北京也是正常情況。
南京而今還有結餘,但是支撐不了多長時間了。特別是陝西額外排程,更是又很多錢,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
一旦府庫沒有錢了,下面就要欠餉。
縱然朱允炆不懂打仗,但是也知道,皇帝不差餓兵。
這個問題,簡直是迫在眉睫。
換鈔發新鈔,一刻也不能等了。
丁顯說道:“請陛下放心,我已經抽調各地人手,組建中央銀行,直接歸內閣管轄。而且已經接管銀行在各地的支行,本月底,就開始發行鈔換舊鈔了。”
朱允炆說道:“那就好。”
丁顯顯然對銀行體系,不夠了解。
他也只能從原本的銀行體系之中挖掘人才。畢竟這也是專業人才。奈何,真正專業人才都是在北京。為了發鈔這一件事情,何夕北京專門成為了一個經濟統計調查機構,就是負責對金融資料進行調查研究,確定發行量。
雖然說,這些機構還很稚嫩。
但是何夕覺得將來一定有遠大前程。
現在因為工業發展,對貨幣需求特別大,所以何夕幾乎怎麼印錢,出現經濟問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總不能一直這樣盲人騎瞎馬,一路狂奔吧。
而且何夕對經濟學說,也很不能理解。他在上學的時候就不大能理解,只覺得這些經濟學家似乎真不是科學家。反正只能建立一個培養經濟學家的機構。將來的時候,將來再說,要相信後人的智慧。
但是何夕內心之中對經濟是有概念的。貨幣發行總量,與經濟總量,生產總值這些概念還是有的。但是丁顯顯然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僅僅是對北京拙劣的模仿。
並不知道,這一件事情後面,潛伏著多大的殺招。
而對於魏國公府,曹國公府等勳貴們來說,發財的機會來到了。
一場金融戰場,就要發動了。
不過這一場戰爭,還需要時間。畢竟銀行換鈔,也是給一定的時間限制的。總不可能一開始這一場戰爭,就掀起高潮。但是另外一場戰爭,已經開始了。
不是別的。就是登萊之戰。
------
朱雄英與何夕的意志就是北京朝廷的意志。
兩人一致同意的事情,自然沒有敢阻礙。
而且對登萊發動進攻,也是很容易的。原因很簡單,這更多動用水師,而不是動用陸軍。
且不說遼東水師本來就是勁旅。單單說,北軍在海上的水師優勢其實並沒有發揮出來。最少,南京方面即便是傅友德,也沒有多在乎這方面的事情。
倒不是說,傅友德對水師沒有認識。
傅友德其實很認可水師的運輸能力,後勤能力。但是對於水師上岸作戰,他其實並不是太在乎的。因為他很清楚,水師靠岸是需要港口的。總體上來說,北方缺乏好港口。山東半島還好。江蘇海岸線就不用說,說不能停船是假的。但是的確停不了大船,與東南沿海島嶼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