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傅友德的無奈,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十二章傅友德的無奈
雖然這一段時間,傅友德一直在訓練新軍,但是受到各方面的影響與掣肘。
進展不大。
盛庸這些新軍之所以能夠編練成功,其實也有一部分徐達的面子。徐達不用說什麼,他只需露面,就能讓很多事情變的好辦起來。
只是而今徐達已經不在了。
傅友德的面子沒有徐達管用。
當然了,也有南京朝廷的財政問題。
南京朝廷的財政,說不是捉襟見肘,但也不能大手大腳,畢竟,北京有應對赤字的手段,而今南京沒有,南京一旦沒有錢,只能欠薪欠餉,這樣的事情有多惡劣就不用說了。
特別是內戰之中,一旦前線大規模欠餉,說不定就有前線軍隊大面積倒戈。
畢竟兩邊都姓朱。
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對於大規模開支,自然要限制一二。而擴編火器軍隊,本身就是一個花錢很大的事情。而且當年傅友德擔心的事情,也成為了現實。那就是琉球檯灣日本都不在南京手中。
硝石硫磺的成本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火藥在成本上,南京比北京高太多了。
現在日本很多人都靠著出售硫磺硝石為生,而北京只需要有很多工業產品就能換回來很多廉價的原材料。甚至發行的紙幣也能換回來。
但是南京就不一樣了。
南京想搞到這些東西,只能走私。在別的方面走私很隨意,北京甚至是支援的。但是這些軍用物資可就沒有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最少要加錢。
要麼從南方其他地方搞到硫磺與硝石。南方也不是完全不產這些東西的。只是也是要很多成本的。
總之一句話。
盛庸所部在未來很長時間,估計就是南軍的獨苗苗。
自然不容有失。
一兩場戰事的失敗,傅友德不放在心上,而盛庸所部如果被全殲。那麼重建一個盛庸部卻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更何況將來如果解決的財政問題。
那麼大規模擴軍的時候,也必須要有足夠的合格的軍官才行。
南軍之中,也只有盛庸部能夠提供。
所以,傅友德做出了最保守的決斷。他在開封的時候,懷慶怎麼打都無所謂。因為他隨時可以出動大軍,給予葉沈壓力。
葉沈也不敢做得太過,在加上山西的壓力。
盛庸撤出來,是不成問題的。不管打成了什麼樣子。
但是他一走,盛庸就不好說了。
盛庸再多不甘心,也只能放下。他立即安排軍隊撤離。等安全的渡過黃河之後。他立即快馬加鞭的來到開封府。
他來到開封府的時候,就已經發現大軍已經開拔。
浩浩蕩蕩數萬大軍透過黃河與朱仙鎮,向東而去。
黃河就不用說了。前文也說過,黃河雖然老是發大水,但是還是可以通航的,與後世的黃河不一樣。這一條黃河雖然比運河差太遠了,因為沙子多,水況不清楚,也容易出事。但是好歹是水道。調集人馬非常方便。
而朱仙鎮,作為非常有名的鎮子,甚至一度被稱為中國四大名鎮,並不是因為,這裡有木版年畫,而是這裡是中原的交通樞紐,從朱仙鎮可以從陸路轉到黃河。向西通賈魯河,到鄭州。向東南可以透過淮河到運河,直接連同長江水道。而賈魯比較淺,一度不通航。也就是說,向西北,走水路也就到朱仙鎮。估計就要換陸路了。
總之,十分繁華,幾乎等於鐵路時代的鄭州了。
只是盛庸沒有想到,他到了開封之後,傅友德還沒有走。
他自己立即去拜見傅友德。
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