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大風波,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十三章大風波

丁顯一直假裝聽不見方孝孺說的什麼意思。

這個面子,丁顯是不能給方孝孺的。這不是丁顯的意思,而是形勢使然。

方孝孺身負天下聲望二十多年。宋濂之後的文壇盟主,這裡面的利益太大了,在朱元璋的壓制之下,幾乎天下文官都向太子靠攏,而太子之後,這股力量給了方孝孺。

這也是罕見的。方孝孺成為了天下文官的共主。

畢竟文官內鬥自古都是。很能有一個讓他們共同心腹的領袖。方孝孺就是這樣的人。

這勢力強到了,什麼程度。

按照正常流程,首輔下臺,都是下面開始彈劾。然後調查下臺。也就是要先發動言官彈劾方孝孺,一定要天下人都知道的那種彈劾,然後皇帝批准。首輔自己請辭,才給與體面。

報紙上的輿情,其實並不重要。丁顯這是開了一個先例。

方孝孺也是因為強烈輿情被拿下的第一個首輔。

很多時候開先例都是有壓力的。丁顯並不是想開這一個先例,而是不得不開,無他,都察院的言官,幾乎全部是方孝孺的人。丁顯只要一接觸這些人,幾乎一定會走漏風聲。

這正是如此,丁顯想到了這一條路。當然了。

這一條路最重要的不是,有人寫文章。畢竟楊溥的文章固然好,但是其他人也是有文筆了。大明天下,最不缺少會寫文章的人了。

最重要的是朱允炆。朱允炆支援報紙上的文章,並以此問罪方孝孺才是最重要的。

而方孝孺居然能控制言官,這讓朱允炆出離的憤怒了。

畢竟,在制度設計之中,言官要發揮以小制大的傳統,他們是用來制衡權臣而存在的。而今的罪有可能成為權臣的不是其他人,就是內閣大臣,以及內閣首輔。

言官在制度上是不可能被首輔控制的。

奈何制度是制度現實是現實。

在之前的壓力之下,所有文官都抱團了,他們要面對強力敵人,勳貴,外戚,以及變法派,等等。

這樣一來,言官被首輔控制,其實是小問題。畢竟大明朝廷最大的問題,其實依舊是皇權與勳貴的矛盾。這種矛盾被朱元璋人工造成的南北之爭壓制下去了。

但其實依舊是存在的。

在這些大問題面前,言官聽首輔的就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問題了。

而且方孝孺也不是直接控制言官。方孝孺書生氣太重,他更注重志同道合,而不在乎官場上的蠅營狗苟。利益聯盟之類。這樣的事情,造成了看起來,全部文官都是方孝孺的人,其實各種有各自的心思。

比如下面有一批地方官貪汙,他們也是方孝孺的人。

但是他們貪汙的錢,分給了很多人,但並沒有給方孝孺。

這也是丁顯能夠有勇氣向方孝孺發起挑戰的原因。

方孝孺手下太鬆散了。

只要有足夠的強大,天下文官不會反對丁顯出任首輔的。這也是丁顯向朱元璋學習的地方。大部分官僚其實都是軟骨頭,他們缺乏足夠的勇氣抗上。

他們看起來很厲害,人多勢眾,但是面對利劍。卻沒有抗爭的勇氣。

要想快速的收拾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下刀子。

沒有足夠快的刀子,沒有足夠多的人流血。丁顯不會那麼容易坐穩首輔寶座的。更重要的是,丁顯的時間也不多。他必須在足夠快的時間之內,整理好朝廷內外,讓朱允炆看到效果。

新政的效果。財政上向好的方向發展。

這一件事情,也必須越快越好。不可能磨磨唧唧的。

方孝孺見丁顯不接話,自然是知道丁顯的意思,他又能怎麼辦?只是在陽光下,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