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楊溥,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十一章楊溥

湖廣石首,

楊家一大家子人圍坐著,彼此之間不敢多言。

楊家之中一個長者說道:“我剛剛問過縣衙裡的差爺了,他們說了加徵三成,說實話加徵的話,我們家也是承擔得起的,畢竟這兩三年風水也行。家中也換了鐵傢伙,新開了幾畝荒地,也沒有上冊。只是他給的稅票不對。朝廷的稅票上,可是一點沒有加徵,與之前一樣。三成可是十幾石糧食,這可不能白給。諸位說說,咱們楊家該怎麼辦啊?”

楊家不是大家族,雖然人多,但是在官府也沒有說上話的人。十幾石是分攤到所有人身上,也不算多。畢竟洪武年間制定的賦稅,本來就不高。

但是對於小老百姓來說,一粒米都是錢。這才剛剛擺脫餓死的命運,怎麼不將十幾石糧食放在心上啊。

只是小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智慧。

他們知道,這十幾石糧食,朝廷沒有要,那肯定是有人要了,如果出頭的話,那是要得罪人的。將來還不知道會有一個什麼下場的。而如果不出頭的話,這十幾石糧食善財難捨。而且有第一次,有沒有第二次第三次。

所以大家都盼著別人出頭,自己躲在後面。但是誰也不肯出頭。

這個時候,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站了出來,說道:“諸位叔父,今日這個頭我出了,不過,有一件事情,如果我楊溥出了什麼事情。還請諸位叔父幫忙照顧家母。”

這些人見楊溥願意出頭,他們自然非常高興。紛紛說道:“請賢侄放心。你家的事情就是我家的事情。”

楊溥紛紛道謝。

其實楊溥也有自己的計較,他父親去得早,讀書一直是靠著家族支援,說起來家族支援,很高大上。但實際上,是這個叔叔一斗米,那個叔叔一袋糧食。

畢竟楊家不是什麼大家族,能出一個讀書人,已經很了不得了。

而楊家供養讀書人,一方面就是想讓家裡出個官,對家族有好處,其次,就是家裡出一個讀書人,將來與官府打交代的時候。有人出面,畢竟一個大字不識一個人的與官府打交道,是非常容易吃虧的。

官府的人上下其手,就能讓你有苦說不出來。

就好像這一次,加徵了三成賦稅。如果不是楊家有楊溥這個讀書人,根本不知道出了什麼是回去。只覺得是朝廷加稅。對於朝廷,大家都是不敢反抗的。

加稅就加吧,反正現在日子還能過得去。

如果不是楊溥從稅票上看出了貓膩,大家早就交了。

這一件事情,由楊溥而起,楊溥自然也要負責到底。

其次楊溥也知道,朝廷開科舉,洪武二十九年第一次,開科太急。楊溥知道的時候,已經錯過時間了。而今楊溥自然做籌備趕考了。而他如果不像辦法讓家族少交一些賦稅。向族裡借錢的時候,也不硬氣不是。

更重要的是楊溥心中有一股正氣,覺得這一件事情不該如此。

不管怎麼說,何夕辦報紙到而今已經十幾年了,楊溥手中就有很多舊報紙。報紙上的很多內容,自然是加以刪減的,只講好的,不講壞的。但是也讓下面人知道朝廷一些政策,不至於什麼也不知道。

正因為如此,楊溥才非常確定,當地政府私自加稅。

天真的以為皇帝賢明,只是貪官汙吏在,一旦挑明瞭,這些貪官汙吏一定會受到懲罰的。

所以,楊溥才有這個決定。

只是,楊溥很快就被世道教訓了。

楊溥去了縣衙,以秀才的身份見到了縣官,說了這一件事情。於是,楊溥很快被摘了功名。並狠狠打了十幾板子。更是給楊家多徵更多。本來楊家僅僅要多繳納十幾石糧食,而今翻倍了。

一時間,楊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