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九章 懷慶戰役籌備,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比較,戰略重心轉移到陝西。其實對徵南軍很不利,之前徵南軍掌握了北京朝廷大多少兵力,如果決戰在中原打響。在黃淮,江淮之間,打上幾場決定性的戰役,足以直撲南京了。

葉沈這個思路在軍事上,是可行的。

問題有二,第一軍事風險,黃河的風險。決戰的風險。

如何避免南軍以水代兵,讓千里平原變成澤國。如何肯定決戰就一定勝利。即便對不是徐達了,是傅友德。讓葉沈自己來說,葉沈都不敢保證一定能勝過傅友德。

其實軍事風險還在其次,畢竟北京而今已經站穩腳跟,已經不怕敗了,雖然敗上一場,會元氣大傷。但是已經有了恢復的可能,而不是如河間之戰前,一旦戰敗,全域性就不可挽回了。

政治上的風險卻最大的。

也就說說,如果葉沈打贏了三次大決戰,最後覆滅南京,那麼葉沈的聲望與實力,朝廷該如何制衡啊?

這才是最重要的。

何夕與朱雄英沒有商議過,但其實都有默契的。

何夕不會壓著葉沈不讓他立功,但是軍中的山頭決計不能全歸了葉沈。何夕都不能容忍,更何況朱雄英。

開闢第二戰場,也是給另外一個人立功的機會,將來徵西軍或許與徵南軍相比,勢頭稍弱,但也足夠牽制。在加上何夕手上其他手段,是決計不可能讓勳貴形成一個整體集團的。

不要看別的,就看看世界上現在還是軍政府的國家是什麼樣子,就知道為什麼不能讓這些軍人掌管政權了。

很多事情,要做到前面,不能等局面已經形成,才想起來動手,就太遲了一些。

這種情況,葉沈或許明白,或許不明白。但是徵南軍所有將領估計都不滿意,無他,這擋了他們立功的機會,對於這些將領來說,軍功就是他的一切。這種情況,是要惹眾怒的。

必須要讓下面的情緒有所宣洩。

懷慶戰役也就提上日程了。截斷河內,飲馬黃河,眺望洛陽,斬山西之根源,斷中原之脊柱。如果瞿能做得好。徵西軍與徵南軍能在潼關會師,那就再好不過了。

何夕也擋不住懷慶戰役,只能控制規模與時間而已。

如果說西進十分順利,那麼懷慶戰役就等一等再打。而今西進進展緩慢,恐怕要等鐵路修好之後,才能大舉南下,那麼北京朝廷就有精力,自然能放在懷慶戰事上。

何夕暗暗決定,今年戰事重心就是懷慶之戰了。

------

太原城中,耿炳文猛地起身咳嗽起來,一大灘血吐在地面之上,耿睿見狀立即去扶住耿炳文,說道:“父親,你感覺怎麼樣啊?”

耿炳文的傷勢一半是箭傷,不是別的。就是瞿能在雁門關外射了他一箭。年輕的時候,這樣的傷勢根本不算什麼。但是而今的耿炳文已經六十多了。

這一箭讓耿炳文元氣大傷。

但是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氣的。

桑乾河之戰,耿炳文打得不可為不盡心盡力。機關算盡不說,在最後深刻,還是六十歲的老將,親自披結束通話後,殺得七進七出。才算是穩定了軍心。

否則當時情況,騎兵一崩潰,北軍騎兵就敢追著潰兵衝入雁門關之中。

如此,則山西危矣,太原危矣。

但是不管,耿炳文在這一戰上用了多少心血,讓瞿能多麼耿耿於懷,但這一戰,本質上就是一場敗仗。因為一開始就被對方算計的死死的。

天時地利都不在我。

別人出馬,估計是全軍覆沒。但是耿炳文僅僅折損萬餘精騎,而且北軍折損的騎兵也不少,只是因為北軍控制了戰場,一些傷員得到了及時的醫治。

總體上傷亡要比南軍少太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