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橋頭堡,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十八章橋頭堡

榆林之北就是沙漠,榆林城的特色,就是沙掩城門。每當春天的時候,沙塵暴會將城門淹沒。

再往北根本不怎麼適合人員長期生活。

沙漠與草原組合的荒原上,也只有遊牧民族能夠長期生活。這也是為什麼明中期,想要復套的。因為復套之後,就能佔據整個黃河防線。從而動在黃河北岸與黃河東岸建立起防線。從而讓大明的邊防線,做一個重大改變,也就是河套地區,從邊防線變成了腹地,從此能節省三四個鎮,十幾萬人的兵力。

而今宋晟勉強組建的防線,自然比不上後世數十代人修建的邊牆。但是最少形成一個簡單的防線。如果說,在黃河以東,還有軍戶衛所支撐前線輜重。

過了黃河之後。

就毫無人煙。只能靠軍隊運輸了。而騎兵對後勤的需要很重,除非瞿能下決定,無後方作戰。也就是劫掠地方。否則面對這一道防線。還是不能輕舉妄動的。

瞿能帶著親衛,親自到了最前線視察。

他凝視良久,輕輕一嘆。有些無奈。

他在耿炳文手中,並沒有佔到便宜,同樣的。他在宋晟這邊,也沒有佔到多少便宜。畢竟,即便就整個大明王朝,洪武年間,也是將星如雲的時代。

有相當多一部分將領都在水準之上。

並不是說,他們不會打敗仗。而是他們能將自己的實力完全發揮出來。有多少力量發揮多少戰鬥力。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失誤,是脆敗崩潰,幾乎不可能發生。

宋晟也是如此。

打了這麼多年的老將,固然不如耿炳文滴水不漏。但也不是那麼容易讓人一腳踢開的。

瞿能下令道:“以騎兵千戶為單位,每人持一月之糧,突入榆林之南,攻擊府縣輜重衙役,記住不得傷害百姓。十日即反。”

瞿能這個命令其實已經考慮了何夕的命令。否則直接令騎兵南下放開手腳,何必這麼麻煩。

一月之糧,已經夠多了。再多的糧食,騎兵就已經帶不了了。

越榆林南下,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畢竟邊牆而今還不存在。騎兵想要穿過榆林,雖然黃土高原,千溝萬壑,但是也是擋不住的。但是十日日程,其實限制了騎兵的手腳。

如果,完全放開手腳,北軍騎兵能讓烽火一直燒到長安。

但是如此一來,想要收攏陝西民心,卻不知道要用多長時間了。更不要說,西北本來就已經是地廣人稀了。即便移民,很多人也不願意去西北。

這種情況下,陝西人口的增長,只能靠陝西人口的自然增長了。而今大殺特殺一陣子,就是陝西幾十年趕不上來的人力缺口。

何夕也是權衡利弊之後,才決定用這種看似婦人之仁的辦法。

當然了,這也是勝利者的寬容。何夕本來就沒有想過在一戰而定,不是說一戰而定不好。而是打仗這一件事情,太完美的計劃,幾乎不可能成功。

原本就準備長久拉鋸了。

只是瞿能也不甘心如此,既然攻城不行,那麼就以榆林城為中心,放出騎兵去打。

“在河西選擇合適的地方,建立一座城池。”瞿能說道:“要求有合適的港口,並且水流遲緩,適合搭建浮橋。”

瞿能此刻也只能選擇長期作戰了。

做完這一切之後,瞿能隨即寫了一封請罪書,送到北京。

------

這一封請罪書到了何夕手上,何夕只是掃了一眼,就放在一邊了。

雖然說,瞿能的進展並不能說順利。但是還在何夕接受範圍之內。

如果前線能有將領打出神仙仗,幾千破數萬,幾萬破幾十萬,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但是如果做不到,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