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新的契機,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時候在老路上做得太好,對於新路也是一種阻礙。很多人並不是看不到何夕辦法的好處。只是利不百,不變法。在洪武年間,變法帶來的好處在很多人看來,並不大,反而很麻煩的。
但是而今不一樣了。
利益可以分很多種,一種是將要得到的。另外一種阻止失去的。
前者是北京方面給下面人許諾的。一旦北京佔領全國,北京的政策必然擴張到天下,對官員與商人來說,那是多大的利好,足以讓他們充滿了幻想,更不要說,他們本身就很賺錢。
而南京這邊,有這麼多人都有這樣那樣的舉動,他們是看見了新的趨勢,那就是北京打下南京的可能,這些人都不想失去自己而今的權勢,才做出各種變化。
不形成而今這種局面。這些人根本不可能有變化。
正如,資本主義一系列改革,並不是出於他們的善心,而是因為他們曾經來過了。
朱允炆讓齊德下去了。
他心中反覆思量,有很多想法,只是這些想法,都不會與方孝孺說。能與他商量的只有丁顯。
朱允炆沉思了一夜,第二天早朝過後,請丁顯過來了。
朱允炆將齊德的舉動告訴了丁顯,說道:“丁師,你覺得朕該怎麼辦?”
丁顯聽了朱允炆的話,心中噗噗通通的亂跳,他看到了機會,什麼機會,那就是取代方孝孺的機會。
丁顯對於方孝孺一直不滿。
想要取而代之,但是丁顯也知道自己是什麼人。從各方面來說,他都不能與方孝孺相提並論。
方孝孺道德上堪稱完人,不管對上上下下,都是完美無缺。但是丁顯身上是欺師滅祖的汙點的,而今還被士林鄙視。丁顯即便因為報紙的原因,在民間聲望不錯。但是在官場上卻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簡直是格格不入。
丁顯在民間的聲望,很多是代百姓發聲,攻擊貪官汙吏得來的。
雖然說,丁顯這些舉動,都事先做過調查。不會碰硬釘子。都是找軟柿子捏。是有條件的發聲,但是還讓很多官員感到不舒服。
丁顯民間的那些聲望在官場上根本派不上用場。
而方孝孺桃李滿天下,丁顯如何能比。
丁顯知道自己想要取代方孝孺唯一的機會,不是別的。就是皇帝的支援。但是僅僅有皇帝的支援還是不夠的。必須有另外一個變化,這個變化堪稱翻天覆地。
那就是變法。
丁顯也是在這方面做準備的。
作為何夕曾經的底子,丁顯固然不是什麼好人。但是他對何夕很多方面研究很深,更是主持一線工作,印刷排版等機器,丁顯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一系列工作之中,他更能理解何夕很多思想與想法。
何夕最開始的三個學生之中,或許只有丁顯與何夕的思想最接近了。
練子寧內心之中是一個儒生,他所學到的一切,都是為自己內心的天下大義服務的。對何夕的學說僅僅停留在用。而黃子澄比練子寧強多了。但是黃子澄跟隨何夕時間最長,對工業體系最瞭解,但是黃子澄骨子裡還是一個儒臣。
他對除卻工業體系之外一些思想,與何夕有分歧的。
畢竟,他從小讀四書五經,影響深遠,讓一個人完全否定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丁顯不一樣,丁顯讀書很厲害,否則不足以與這兩人並列。但是他從小都不認同儒學,讀了那麼多年書。還做出欺師滅祖的事情,可見,他並沒有將他四書五經讀進心裡。
本質上,將四書五經當做敲門磚。追求自己的財富與前途。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何夕提出那一套,才是真正適合丁顯的。
或許有人說,何夕似乎並沒有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