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樹上開花,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左右迂迴,我跑了。

軍隊展開與收攏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按照原定計劃行軍,將左右兩翼迂迴的軍隊收回來,是花費一定的時間的。但是大軍南下所選的道路,是最好走的道路。走兩側道路,倒不是不能走,誰叫這裡是華北平原,即便不按路走,也未必不能走。

於是,金生玉決定分兵了。

他分兵就遇見問題了,他分兵盛庸也分兵。

於是,金生玉與盛庸兩支軍隊,在漳河以南的地區分得很散了。金生玉發現除卻他軍直屬人員還有一個團之外,大概七八千人的本部人馬。其餘分出的幾個團,幾乎全部遭遇到敵人了。

金生玉頓時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了。

他本來想要複製一下,河間之戰的做法,數路並進。遭遇敵人之後。向一處靠攏。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會遇見這樣的局面。

金生玉頓時覺得滿頭霧水。

不知道怎麼回事?

在他想來一定是,敵人數量眾多,遠遠在己方之上。

金生玉思來想去,終於下了撤退命令。

金生玉準備穩上一手。等待大軍集結之後,繼續南下。擔心被分別擊破的下場。

卻不知道,隨著金生玉主動撤退,盛庸這邊很多人也長出了一口氣。

盛庸手中的人馬,並不比金生玉手中的人馬多。甚至從結構上來說,金生玉手中的人馬,要比盛庸手中的人馬合理的多。畢竟北軍這裡一個軍的編制,有什麼軍隊,南下的時候給予部分加強,都是有一定之規的。

但是盛庸這裡卻不一樣了。

自從傅友德去職之後,徐達成為了大將軍,不過徐達並沒有出南京城,更沒有來北方上任,黃河沿線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歸山東那邊管,哪裡有了新的人選,另外一部分是河南方向,自然是盛庸出任。

而盛庸一上任就有一個難題。那就是黃河北岸兩三個府的問題,打,打不過。不打,就是棄地之罪,很多人正想從傅友德舊部身上挖一塊肉的。

對盛庸豈能手下留情?

不過,徐達倒是沒有落井下石的意思,將傅友德的舊部全部安排到了盛庸手下,在各種物資補給上,也沒有區別對待。但是對於黃河以北,彰德,衛輝,懷慶三府的戰守問題,徐達也沒有出手。只是讓人告訴盛庸,力戰而失,他可以在朝廷為他說情,但是放棄的話,就休怪他軍法從事了。

在徐達這裡也很簡單,作為軍人,打不過打得過,那只有打了才知道。南京不怕打敗仗,區區三府之地,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無關天下大局。

但是如果南軍不敢與北軍打,這可比區區三府之地的得失重要多了。

關乎軍心士氣。朝野很多人都看著的。

所以盛庸這一戰,必須打。

盛庸倒也沒有客氣,向後方要了很多東西。徐達能滿足的都滿足了。剩下只能看盛庸自己了。

徐達對盛庸如此信任,並不是信任盛庸,而是信任老夥計傅友德。雖然說徐達奪了傅友德的帥位,但是兩人的關係反而好了很多。

畢竟傅友德也知道,如果可以,徐達才不願意參與這一件事情。

他也是無奈。

而且傅友德很早之前就在徐達麾下任職,別人他不服氣,徐達,他是一定服氣的。所以傅友德雖然去職了。但是卻在魏國公府與徐達多少商議前線軍事。對盛庸更是百般推薦。

徐達對盛庸接觸的少,但是他相信傅友德的眼光,自然給盛庸能給的所有支援。

能不能打贏,徐達也不是很在乎的。他只是希望前線與北軍多打打的,讓他更多瞭解一些北軍作戰的細節。從而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盛庸也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