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印花稅,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這樣,何夕放的水,一步步轉化成為刺激經濟發展的因素。而在何夕大放水之後,北京上下各方面更是一片紅火。
最典型的就是印花稅。
印花稅,就是朝廷在交易憑證上蓋得印,徵收的千分之三,乃至於更少的賦稅。之前不是沒有。之前在房地產交易,土地交易之中,也都有徵收。但是說實話,不管是土地交易,還是房地產交易,交易頻率都不高。
沒有誰會頻繁地買房賣房,再賣房。除非是傻子。
但是股票國債公債等市場一出來。印花稅立即就起來了。
無他,雖然說而今股票交易不如後世那麼發達。但是後世股民很願意頻繁交易,給國家與金融機構貢獻手續費。這個時代的股票交易也不差不多。
甚至一個月之內,就有幾十萬兩的印花稅。
如此一來,一年下來,又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賦稅。
對北京的財政無不小補。
這一段時間,何夕的心思根本沒有在戰場之上,而是死死地盯著各種金融市場。他看看各方面資料能不能穩定下來,如果不能的話,說不定還要出一定的手段。
最少將危機推遲到一年之後。用勝利的訊息來對沖危機。
------
何夕在預防未來的危機。但是齊德已經覺得毛骨悚然了。
十億元。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價值十億兩,洪武年間,大明白銀流通總量,大概也就是這個數目了。十億元能做多少事情,而北京有了這十億元,會做什麼事情。齊德怎麼能不明白啊。
他立即求見朱允炆說道:“陛下,而今天下危機,北京的心思,即便是小兒也能想明白。明歲將是朝廷生死存亡之計啊。臣以為當先發致人,大軍提前進攻,打賊人一個措手不及。”
朱允炆內心之中都是嗡嗡的。他根本消化不了這個數字。
十億元,即便是當年寶鈔濫發,也沒有到這個地步。寶鈔的價格就崩了。而今,何夕搞出這麼大的手筆,北京的物價雖然有波動,但是最基本當初物價,波動不大。
這讓朱允炆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其實不知道,看似波動不大的物價,其中有何夕與楊士奇不知道多少努力。最少,糧食價格一直在北京戶部的管控之中,源源不斷的從南洋進口糧食,還有河北與遼東的糧食價格,都在北京朝廷的壓制之下。
為了穩定住這個價格,北京每年都要投入不少補貼。
衣食住行,糧食穩定了。而布匹在工業化生產之後,價格也有所降低。而北京人力匱乏,很多不織布的百姓,很容易找到其他的事情來做。
而今就不用說了。
因為營造北京城形成了一系列建築材料的工廠,而今還在發揮的作用,以北京為中心,發達交通,將這些建築材料鋪開了。甚至還有一些人去其他地方辦廠。
總之,百姓的建築成本降低了不少。
行也就不用說,運河鐵路體系,是北京作戰的後勤支撐,但同時也是民運的大動脈。
這些成本大部分都是下降的。
如此一來,何夕才能大規模發鈔的情況下,維持了物價的相對穩定。
而南京這邊,他做的其實太少了。畢竟他們雖然照著何夕的模式去做。但是他們到底不是跟在何夕身邊,看何夕怎麼去做了。最少對糧價並沒有那麼敏感。
也沒有投入更多精力對經濟的各個側面進行調查。
只是朱允炆不知道。他對此的感覺是北京可以做到的。南京是不是也可以做到?
朱允炆不是不知道,其中風險,而是他即便知道。他也想要試試。因為,他也很明白,打仗後勤為先。北京既然為了打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