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餘波震盪,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一十二章餘波震盪
冷兵器時代的戰鬥,是點對點,而火器時代的戰爭,已經逐漸演變成了線對線。
點對點的時代,敵人突入敵後是可能的,劫糧道也是常有的戰術。而火器時代不一樣了。倒不是說,不能繞過敵人防線,進攻敵後。這是每一個指揮官都非常渴望的事情。
一旦做到這一點,那麼前線的軍隊就崩潰了。畢竟火器時代對後勤的依賴,是冷兵器時代不能相比的。
只是如此一來。
雙方在前線形成對峙之後,大隊軍隊很難穿插到後面,如果能做到,那等於勝利了。
所以對後勤的需求也不一樣了。之前的後軍可能是押送一批輜重隨軍。而現在後勤卻需要源源不斷地跟隨大軍前進。
再加上其他指揮上的種種問題,五軍已經不合適了。
至於是不是三三制,還需要一系列演變,在歷史上法國實行過四四編制。而何夕的意見是三三編制,他的意見自然會得到尊重。
於是就有了而今的局面。
只是,到底會不會水土不服,還需要前線戰果來驗證。甚至何夕都不知道合適不合適,即便都是熱武器,不同熱武器相差太大了。
何夕將蘭州的事情安排之後。在回京的路上,分別見了瞿通與葛天工。
見瞿通是問題,對關中的總戰略。
而今北軍已經從數個方向,對關中進行了壓制,這種情況下,瞿能的選項就很多了。
瞿能最後選擇的方案,就是從榆林南下,沿著秦直道一路南下,雖然而今的秦直道,已經大為不行,千餘年沒有維護,早就不成樣子了。但是最基礎的東西,還是有的。
瞿能看中這裡,就是方便運輸。大道直行,也沒有想過什麼花樣。
或者說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那就是後勤優勢。
這才是大巧不工,就這一招,任對方是誰,他也難以破解。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蜀中幾乎已經成為了前線。雖然四川有地理優勢,但是再大的地理優勢,沒有人駐守,還是不行的。
而四川一旦要動兵,就有一個問題,四川本地要消耗大量的物資,供應給前線的又會剩下多少?
而瞿能用數倍於對方的消耗,恐怕耿炳文也不能與之相比。而且瞿能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這雖然是總戰略,並不代表瞿能不會設疑兵。從各個方面分散關中的兵力,這讓關中本來就不多的物資,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這一旦關中外圍防線突破,到了關中平原之上,那樣大戰恐怕要比榆林之戰,還要容易了。
何夕聽瞿能的戰略,並沒有反對。
畢竟瞿能的辦法不好聽,但是好用。打仗嗎?能贏就好了。管得好不好看,對於旁觀者,大抵希望看見,奇謀妙計,不斷翻轉的戰爭劇情。但是何夕可沒有那麼大的心臟。他寧可堆三倍,甚至五倍的消耗。然後取得勝利。
平平無奇就行了。
只是何夕雖然沒有多給瞿能說一句話,沒有給一點壓力。但是何夕感到自己的壓力山大。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而今前線數十萬大軍對峙,單單是軍餉,就是相當高的。每年億萬元的軍費,何夕覺得未必能打得住,按瞿能這個打法。
何夕的壓力一下子大了。
一個字,缺錢。
面對葛天工的時候,何夕讓葛天工籌備對西域的鐵路。
雖然燕王一系列條件之中,西域鐵路並不是關鍵項。似乎可以刪除了。但是何夕想了想,似乎覺得,這裡面有做手腳的餘地。於是將這一件事情,保留下來了。
做完這一切之後。何夕這才回京。
在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