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九章 洛陽決戰的準備,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一十九章洛陽決戰的準備

大明內閣會議。

總共十幾個文武大員,內閣與樞密院擴大會議。

加上各方面的主將,方乘風,哈刺不花,葉沈,瞿能,梅殷都在這裡。

“決戰,早就可以決戰了。”葉沈大聲說道:“當初河間之戰後,就應該連續作戰,於濟南一戰而定乾坤,根本不用打什麼西北,而今就已經飲馬長江了。”

“這一件事情我沒有意見。”

葉沈老毛病又犯了。

他說這話,讓何夕很沒有面子。

何夕不知道嗎?是當時火候不到,不說別的。當時根本沒有錢打下去了。葉沈只考慮軍事上的可行性。從不考慮別的。軍事上的最優解,未必是政治上的最優解。

葉沈更忘記了,當年做這個決定的是何夕。而何夕還在這裡坐著。

何夕咳嗽兩聲,似乎沒有注意到葉沈言語之中不妥當的地方。

其他人只能暗歎,這就是愛將的待遇。

其他人自然沒有意見。

這一段時間。

梅殷在隴西多次進攻漢中,但是南軍守將,藉助地理優勢,將梅殷擋在外面。畢竟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可不是假的。不過,梅殷並不在乎這一點。他反正也沒有想過打贏。

他的目的就是趁著進攻,整合臨洮,鞏昌兩府的各路人馬。打仗就有損失,有損失就有調整,有變化就有插手的餘地。

如此一來,這一戰下來,梅殷可以確定,西北之軍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了。雖然也依靠了北京的物資,但並不多。這也是梅殷這一次要過來的原因。

方乘風也就算了。海上征戰並不多,福建那邊已經偃旗息鼓了。

而哈刺不花距離北京近,來回十幾天就行了。葉沈也是如此,有運河在,速度也很快,瞿能距離很遠,但是有火車。唯獨梅殷在西南地區,何夕本心沒有叫他過來的意思。但是梅殷自己要過來。

正因為他在河西省大權在握,所以他要向北京竭力證明自己的忠誠,哪怕騎馬多跑幾天,也要證明這一點。

不過,這個時候沒有梅殷發言的機會,他僅僅是列席而已。

方乘風也是一樣的。水師在這樣的決策上,根本沒有什麼發言權。

哈刺不花一個蒙古將領,很有自知之明的。他在山東戰場上,很好的完成了對傅友德的牽制工作,也就是說,除卻牽制之外,什麼也沒有做了。

只是死守幾個港口而已。

真正能與葉沈一爭長短的也就是瞿能了。

瞿能對決戰的想法也很清楚。

他覺得這不是想打不想打的問題,而是已經在打了。

瞿能不覺得明軍會甘心放棄關中,一旦放棄關中,山西幾乎不戰而下。而今進入關中的通道,要麼從漢中翻越崇山峻嶺。要麼就是新開闢的藍田路,要麼就是潼關道。

藍田鐵路的開闢也是需要時間的。一時半會是不可能完成的。

不說別的丹江一路上暗礁清理都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漢中受到隴西威脅,很多物資都要供應當地的。同樣的潼關道也受到了懷慶方向的威脅。只是與漢中方向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漢中方向梅殷是真沒有實力威脅到。

而懷慶這邊可不是這樣的。

瞿能剛剛與耿炳文鏖戰延安,幾乎將延安城打成一片白地。只是陝北千溝萬壑的地形,對火器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很多地方根本不用挖工事,就有天然的工事。這種情況下。

瞿能每天都有進步,但是也只是一寸寸的向南退。耿炳文不愧為老將,防禦起來層層疊疊,好像有無窮的後手。看似戰敗,但是背後有無數層防禦,擊破一層還有一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