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南京見招拆招,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能給陝西更多準備時間。”

“朝廷局面危急,不得不有所取捨。”

“請陛下明鑑。”

朱允炆有些煩躁,他來之前,也看過陝西軍情,可以說開戰以來,陝西都司多次調兵入山西。不敢說抽空了。但是關隴之地,的確是兵力空虛。整個西北之地,也就甘肅寧夏榆林等邊塞兵力充足。

除此之外,兵力都很少。

即便邊境線上,兵力充沛,但也是相對而言的。畢竟這一條延綿千里的邊境線。擺上幾十萬人馬都不嫌多。而今能有十幾萬就不錯了。

很難抵擋對方的進攻。

朱允炆說道:“準了。今天就到這裡了。丁先生留下。”

其他人都走。只有丁顯留了下來。

朱允炆說道:“丁顯今日為什麼不說話?”

丁顯說道:“陛下,臣在想一件事情。”

朱允炆說道:“什麼事情?”

丁顯說道:“從北京到西北路途也遙遠,問題難道少嗎?在不解決山西之前,北京有什麼自信在陝西長期作戰,與我們耗下去?”

朱允炆一愣,他細細想想,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或者他從大臣那麼直接得到的就是結論。想想也是,從四川到陝西,從河南到陝西,好歹有成熟的官道,這些官道好多都不是大明修,乃是漢唐開闢,一代代修繕的道路。

這道路放在後世,與尋常鄉道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相當不錯了。

而從北京進攻陝西,一路上很多地方根本就是無人區。如果按照南京這邊後勤邏輯,北京估計也要徵召百萬之眾,步步為營。保持後勤線,才能供應大軍在前線作戰。

就好像明成祖北伐一般,近百萬民夫負責後勤,幾十裡就一個營地,才支援幾萬騎兵在草原深處征戰。

消耗太大了。

朱允炆說道:“北賊何敢如此?”

丁顯說道:“正是鐵路。”

朱允炆說道:“鐵路?”

作為皇帝,朱允炆的工作很滿的。他雖然比不上朱元璋勤政,但也不差。但是天下之間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一個人要處理完,根本不可能,一定要有側重。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

也是大臣們糊弄皇帝常用的手法。

皇帝面對奏摺海,很多時候,就是下面人要他看什麼,就能看什麼。

不要忘記方孝孺是什麼出身。即便方孝孺不做什麼手腳,但是方孝孺手下的人就不會做什麼手腳了。

鐵路好不好?

鐵路的效果,在哪裡擺著。明眼人都知道鐵路的好處的。鐵路甚至可以說是何夕新學與新政的招牌。很多人其實不理解新政有什麼好處,內涵是什麼。但是說起鐵路,自然知道是什麼東西。

方孝孺對鐵路也是無言以對。

面對鐵路,所有對新政的詆譭,都說不出來了。

但是說不出來,就沒有辦法對付了嗎?那也太天真了。政治如果僅僅是分是非黑白,那就是清平世界了。

很多時候,只看立場,只看利益,而不是看是非對錯。

於是,方孝孺默許之下,對鐵路,甚至其他很多東西進行了封殺。

除非一定層次的人,他們根本不知道,北邊有這東西。甚至給朱允炆的奏疏之中,也避重就輕,含糊其辭,在文字上做手腳,將重要的變成不重要的。

京營鐵路在南京奏疏之中,變成了修京營直道。

秦直道馳道是有區別的。馳道,就是類似鐵路,不過是沒有鐵軌,而是木頭。而直道卻不是。但是在這些人的筆鋒下面,稍稍一含糊,就是這樣了。

不得不承認,語言是一項藝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