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海外,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十六章海外“轟轟轟轟轟-------”一連串的轟鳴之聲,從海船上射到了廈門島上。廈門中衛所城牆承受住了火炮的射擊。靖江王站在戰船之上,臉色陰沉,咬著牙說道:“繼續轟,放小船登陸,我就不相信了。我拿不下泉州,連區區一個千戶所也拿不下來?”靖江王轟轟烈烈的造反行動,已經走了一半了。當然了,靖江王自己並不知道。靖江王之前根本沒有將心思放在廈門,而是放在泉州,漳州,福州等地。要知道福建平原支離破碎。都是一個沿海小盆地,其他地方是群山。靖江王希望能佔據一處盆地,在大陸站穩腳跟。須知,靖江什麼都好,就一點不好,那就是沒有多少人。打仗錢多,糧多也是不行的。需要人多才行。沒有人打什麼仗啊?只是靖江王的預謀一開始就出現了問題。問題不是別的,他在泉州城下吃癟了。雖然靖江王發難具有突然性,但是兩個原因,讓靖江王失敗了。一是軍紀。靖江王的軍隊是什麼樣的軍隊?海盜一般的軍隊。靖江王為了謀反做了很多準備,其中最多的就是練兵,怎麼練兵,就是派軍隊出外經商,圍剿海盜,進攻土人等等。海上廝混的人都是一些樣的人物,都不是什麼好人。對他們來說,殺人放火都是家常便飯。更不要說,靖江王麾下也沒有高階人物給他普及軍紀的意義,在他看來,只要能打勝仗,軍紀差一點,也無妨嗎?賤民們死就死了,算什麼大事啊?所以,靖江王一登陸,就福建沿海的老百姓都得罪光了?而福建沿海百姓是什麼樣的人?提醒一下,福清幫。提醒一下,開海以來,福建出海的人最多。這沒有之一。提醒一下,明代大海盜,福建人最多。清代好像也是。所以,看似不起眼的小村落,其實就是某某海盜的老家,看似某一箇中年漢子,人家在海上綽號龍王。這樣的事情不要太多,畢竟在海外砍砍殺殺,但是福建要安分守己。在海外沒有王法,在福建沒王法嗎?但是這種情況下,被靖江王打破了。靖江王在福建沿海搶了一把,吃飽喝足了。但是也引起地方上的強烈反抗,甚至從外海歸來的船隻,有直接將貨物扔到大海里,操傢伙與他們乾的。雖然他們沒有統一的計劃,但奈何靖江王的作戰計劃,也爛得一比,靖江王但凡有一點腦子,也不會做這樣為王先驅的事情。另外就是靖江王的血脈太疏遠了。他都不是朱元璋的兒子。要知道,北方府縣對於北軍搖擺不定,就是因為朱雄英的名義,朱雄英是嫡長孫,這個名義還是很能迷惑人的。讓人本能的感覺,似乎南京那邊繼位是有問題的。更不要說,朱雄英的監國詔書是完全合法的。這種情況下,他們搖擺不定,才有何夕後面爭取的可能。但靖江王是什麼樣子。不管朱元璋的皇位傳給誰?朱元璋的子孫沒有死絕之前,靖江王不可能有繼位的可能,朱元璋即便再老糊塗,也不可能傳位給靖江王,再加上朱雄英好歹還有一個北京,作為軍事重地,手頭幾十萬大軍是有的。而靖江這個地方,往前數二十年,都是一片白地,什麼都沒有,怎麼看都是得天下的樣子。如此一來,所有官員的選擇就是很簡單了。那就是奮戰到死。絕不從逆。於是,靖江王遇見了自己最大挫折,在泉州城下戰敗。戰敗之後,他又不肯退兵,他決定佔據沿海島嶼作為中轉站,好讓他將戰事進行到底。就選中了廈門島。但廈門島守軍僅僅千餘人,但戰鬥意志也很高,畢竟這個時代大明軍隊還是相當有戰鬥力的。更不要說這個衛所的家小也都在島上,即便是為了保全家小也要拼命戰鬥。而登陸戰本身就有難度的。這些年大明火器產量也是相當多的。而海戰以火器為先,這一點早就確定了。甚至可以說,在對付陳友諒的時候,明軍就確定這個原則,那個時候還是水戰。別的地方或許對火器有這樣那樣的想法,但是海上還有沿海衛所對火器是來自不據。在廈門島上火器消耗完畢之前,他們是攻不下來的。這個時候,靖江王得到一個好訊息。那就是何夕大破唐勝宗,靖江王大喜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