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方孝孺的擔心,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章方孝孺的擔心方孝孺說道:“殿下,京城的事情有殿下坐鎮,又有潁國公相助。藍玉狂妄,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只是臣擔心北京。何夕並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人。陛下可還記得,滅高麗之戰,是何夕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系高麗王於階下。而申國公鄧鎮,雖然身處高位,也出兵打過仗,除卻練兵,從來沒有獨當一面。臣擔心,他不是何夕的對手。以臣之見,還是請陛下下令調吳王回京為好。”在方孝孺眼中,何夕是一個非常難以對付的人。雖然方孝孺也希望拿下何夕,但是如果何夕能輕輕鬆鬆被拿下,方孝孺反而有些不習慣,他下意識覺得,這其中未必穩當。“不。”丁顯說道:“絕對不能讓吳王回京。”方孝孺說道:“丁大人,你覺得何夕好對付?”“不,”丁顯說道:“我也覺得何夕不好對付,鄧鎮守戶之犬也。未必能拿得下何夕。只是方大人,這個時候吳王回京,天下人怎麼看?藍玉就在城外,如果有吳王在,到時候,你真想在京師經歷一場玄武門之變嗎?”“還不如,將吳王留在外面。等陛下山陵崩,令他奔喪。到時候,大局已定,吳王能翻出什麼浪花來?”朱允炆聽了,悚然而驚,說道:“不錯。大哥最好不要回來了。”方孝孺說道:“如果鄧鎮拿不下吳王。到時候吳王起兵造反怎麼辦?”丁顯冷笑一聲,說道:“怕他不造反。”朱允炆內心深處,也覺得,朱雄英造反是一件好事,。自古以來就沒有藩王造反成功的。再加上北京雖然掌握北方邊防。但是北方各衛所聽命於北京,是因為朝廷令他們聽命北京,而不是北京有什麼絕對的權威。一旦朱雄英起兵,能指望上的也只有京營十萬精銳。北京京營固然是精銳,但是南京京營就不是精銳了嗎?兩邊都是精銳,南京這邊掌控的兵馬十倍於北京,而大將之才,潁國公,宋國公,都是可以掛帥的。而北京那邊,有幾個將領?怎麼看?朱允炆都不可輸。只是朱允炆這樣想,卻不是這樣說的。朱允炆說道:“丁先生慎言,我與兄長,畢竟是骨肉至親,我覺得兄長一定不會這樣做的。”丁顯說道:“殿下宅心仁厚,只是吳王卻未必領情了。”朱允炆說道:“不管怎麼說,我都信得過大哥。”這話說的,丁顯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方孝孺說道:“殿下準備什麼時候動手?”朱允炆沉思片刻,說道:“這個月,宜早不宜遲。”說實話,朱允炆有些等不及了。丁顯說道:“我這就去安排。”------聚寶門外大街。聚寶門外是南京城的碼頭,從這裡登船,可以直入長江之中,這裡就是古代的長幹裡,送別之處。自然也是南京城外少有的繁華之地。解縉似乎在散步,走在大街的店鋪之中,忽然來到一處質鋪,左右看看,就走了進去。解縉一進去,立即被引到後院之中。一個掌櫃的立即過來行禮說道:“二爺。怎麼忽然來此?”這個質鋪,就是解家的產業,準確的來說,應該是解綸的產業。只是雖然大明律已經規定的產權。但是自古以來的風俗並不是那麼好吹散的。所以這裡的產業,也算是解縉的產業。解縉說道:“我要立即去大勝關大營,記住要瞞過所有人。還有現在派人去南京城中,將我的妻小接出來,送到鄉下老家去。”這個管家一愣,說道:“二爺,可是出了什麼事情?”解縉一擺手說道:“這個你不用管,去準備船,越快越好。”這三年來,解縉在秘書監的地位一直在邊緣化。只是朱元璋還在,秘書監又是朝廷要地,是天子近臣。朱允炆不願意吃相太難看,於是就留著解縉。同時,朱允炆也覺得解縉是一個人才。想要收納為己用。如果有可能,解縉其實並不在乎換一個主子的。但是奈何以解縉的政治眼光,已經看出來,他轉投朱允炆的下場,那就是被方孝孺等人生吞活剝了。活著未必有全屍,死了,也要遺臭萬年,踩上一萬腳的。畢竟,方孝孺等人政治理念再明白不過了。而解縉的政治根基在什麼地方?就是變法的鼓吹手。這種情況下,解縉能有好下場才怪了。解縉一心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