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無詔天子,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十八章無詔天子靈堂之外,魏國公,宋國公,潁國公,曹國公,等勳貴們都在這裡等著。蜀王也代表,皇子皇孫們站在這裡,方孝孺代表朝廷一脈也等著在這裡。朱允炆過來之後。一行人行禮過後,陷入沉默之中。李景隆目光有些飄移不定。他知道他在勳貴之中,不過是湊數的。前面三個國公在,沒有他說話的份。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如此重大政治場合。這個會議,可比尋常朝會重要多了。他有些好奇,接下來這些人該怎麼辦。但是同時,不敢多說一句話。須知,這個場合,多說一句話,都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諸位,國不可一日無君。”方孝孺起了一個頭說道:“陛下生前屬意夏王殿下,我等應該迎夏王登基。”“不錯。”傅友德說道:“夏王當即天子位。”傅友德早就已經投奔朱允炆了,此刻旗幟鮮明地支援朱允炆。馮勝不說話,徐達臉色複雜之極,也不說話。朱允炆本以為這一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卻不想有一個人出聲了,不是別人,正是蜀王。蜀王淡然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要奉大行皇帝遺詔才行,遺詔何在?”這一句話,震動了所有人。沒有遺詔,這一件事情誰都知道,蜀王是明知故問。分明要給朱允炆一個難堪。這一點讓所有人都吃驚。其實,對於沒有遺詔這一件事情,不是沒有人懷疑。比如徐達。以徐達對朱元璋的瞭解,朱元璋一舉一動必有深意,他不可能不對身後事做出安排,怎麼可能沒有遺詔?沒有遺詔,只有兩個可能,是朱元璋故意不讓有遺詔的。或者說,那就是遺詔並不符合某一個人的心思,臨時偽造又來不及,所以,這遺詔就沒有了。反正朱允炆在南京有優勢。即便沒有遺詔,很多人都擋不住他登基。徐達心中是這樣想,但卻沒有說。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朱元璋如果還在,哪怕僅僅有一口氣,徐達也會為朱元璋爭一爭。一方面是雙方交情。另外一方面就是一種思維慣性,朱元璋這麼多年任何判斷都沒有錯過,不管什麼樣的事情,贏到最後的就是朱元璋。徐達支援朱元璋,是相信朱元璋最後能贏。他要站在勝利者的一方。而今朱元璋不在。徐達不能不為自己考慮,不為子孫考慮。即便掀開這一件事情,又能如何?真要在南京城中火併一場?所以徐達當做不知道,當然,讓他支援萬萬不行。他只是沉默而已。他沒有想到,蜀王敢出來挑頭。朱允炆大怒,但這個時候,他不方便說話,只是看向方孝孺。方孝孺說道:“蜀王殿下,而今遺詔不知去向,事急從權,帝位空懸日久,恐怕不是天下之福。”蜀王依然淡然,說道:“我只問遺詔何在?”在所有人印象之中,包括何夕的印象之中,蜀王都是秀才的性格。蜀王是所有皇子之中,唯一一個表明放棄就藩的王爺,他在諸王之中也算清貧了。一心一意放在學術上。此刻正在元史館效力,在士林之中也是聲望。今日之所以讓蜀王過來,不過是讓蜀王代表,南京城中的宗室子弟,還有在外的藩王們。畢竟,藩王們雖然天南地北,但是如果將藩王手中的兵力集結起來,也有幾十萬之多,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並不比,歷史上的藩王們差太多。只是因為地理原因,他們與中原相隔很遠,只是這不代表他們沒有政治影響力了。誰都覺得蜀王是一個充數的。卻沒有想到,朱允炆第一個挑戰,就是蜀王帶來的。卻不知道,蜀王對朱允炆已經恨極了。就政治傾向來說,蜀王在何夕門下學習過,是傾向於何夕的。甚至蜀王治學的很多手法思想都來自何夕。只是,蜀王好學問是真的。他傾向於何夕,卻不會支援何夕。就是因為他的特殊身份。他支援何夕,不僅僅給自己帶來麻煩,也會給何夕帶來麻煩。所以,他其實看不上朱允炆與方孝孺。特別是方孝孺。在蜀王看來,方孝孺根本就是邯鄲學步。將何夕的很多思想與想法,裁開揉碎,重新整合起來,就是他方孝孺的學問了,簡直是笑話。不過,這一切不足以讓蜀王在這個時候,冒著生命危險,來硬懟朱允炆。讓蜀王這樣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