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申國公的心思,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章申國公的心思這不是尋常日子,而是春祭。這也是北京城修建成之後,第一次盛大的祭祀,是朱雄英出面祭祀社稷,祈求五穀豐登。然後開啟春耕的日子,更是北京禮部第一次運作的日子。這也代表著北京城,真正成為了大明的都城。而不是一片建築工地。如此重要的日子,北京城中的文武高官全部要出面。其中自然包括了何夕。何府距離皇宮非常近,幾乎是鄰居。何夕從何府到皇宮,沒有幾步路。畢竟北京城是何夕修建的,何府的選址自然很好。距離皇宮只有一河之隔。這一條河,自然是北京城取水的河流,也是城中的景觀河。從東北流入北京城中,並流入皇宮之中,在皇宮北邊有一個小湖,也算是仿造南京後湖在皇宮後面的佈置。然後這一條河出了皇宮,從城南匯入運河之中。這何府就河西岸,更有引了活水進入府邸之中。在整個北京城府邸之中,何府可以排入前十名。而北京城皇宮,何夕也沒有做出什麼革新,除卻大量使用鋼筋水泥之外,其他的什麼也沒有做。與後世北京故宮幾乎一模一樣,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北京故宮就是對南京紫禁城的復刻。並不是而今的北京紫禁城與後世的北京紫禁城一樣,而是現在的北京紫禁城與南京紫禁城幾乎一樣。何夕就在奉天門外的值房之中休息。不過片刻,有人進來了。何夕自然知道是誰?不會有別人,就是後軍大都督,申國公鄧鎮。因為,在北京城中,能與何夕平起平坐的人,只有鄧鎮了。甚至可以說鄧鎮而今也算是何夕的副手了。當然了。朱雄英不在此列。而今的朱雄英正在準備大典,自然不會出現在這裡了。何夕說道:“國公,你來了。”鄧鎮說道:“何大人,這樣的事情我豈能不來,其實這一段時間我也想找何大人談談。”何夕笑道:“談什麼?”鄧鎮說道:“大人,不知道我要談什麼嗎?”何夕說道:“既然大家都知道,那還有什麼好談的。”鄧鎮嘆息一聲,說道:“我就不明白,好端端的,陛下為什麼這麼做?而今北京的局面,可謂危險之極,何大人你就沒有什麼想法嗎?”如果說,剛剛開始,面對朱元璋的佈置,當年天下大亂的諫言,很多人還覺得是危言聳聽,畢竟朱元璋是誰?這麼多年,風風雨雨都過來了。可以說朱元璋狠毒,可以說朱元璋手腕強硬。但不能說朱元璋是蠢貨。這麼簡單的事情,明顯讓天下陷入動亂的事情。朱元璋怎麼會做?但是這幾年過去之後,就不一樣了。這兩年,朱元璋的身體急劇惡化。身體越來越差。好幾次,戴神醫就整宿整宿地住在宮中,一連十幾日的搶救,甚至好幾次,南京方面都準備好發喪了。如此一來,大家都看出了朱元璋佈置的危害。朱元璋沒有確立太孫是誰?而將兩個孫子分別佈置在南北兩京,還有各自的支持者。如果朱元璋活著,一紙詔書就能確定誰為繼任者。但是朱元璋一旦不在了。那就是天下大亂的局面。這種局面之下,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辦。而這兩年,湯和,沐英,相繼去世。而這二個人中,湯和死前並沒有留下什麼話語,畢竟湯和病得最厲害,他死的時候,已經說不出話好幾個月了。想留下什麼話也不可能了。而沐英臨死之前,唯一的遺言就是希望朱元璋早定儲君,不管誰都行,就是不能再維持這種兩龍分天下的局面了。可以說沐英之死。一半是雲南煙瘴之地,對沐英身體的摧殘。一半就是沐英因為太子之死傷心,也是對太子死後,這種詭異局面的擔心。隨著,朱元璋一次又一次生病。天下人對而今局面憂心也越來越重。身在局外的人擔心未來天下會大亂,身在局中的人擔心自己的將來。而鄧鎮就是一個身在局中之人。因為鄧鎮名義上掌握了北京軍權,而實際上,鄧鎮也掌握了北京相當多的兵馬。只是,未來避免身處嫌疑之地,才不敢完全掌握北京軍權。這種情況下,鄧鎮就很尷尬。南京那邊,也就是朱允炆一直在拉攏鄧鎮,想要讓鄧鎮倒向他們。似乎只要鄧鎮倒向他們。拿下朱雄英,那天下就會重新恢復平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