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下無事不可為,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六十六章天下無事不可為何夕只覺得口乾舌燥,看著朱元璋,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朱元璋給何夕的計劃,其實很簡單。簡單到離譜,其實與姚廣孝的思路差不多。而今變法已經推進到關鍵時刻,總體上來說,何夕一直以來的行動,總體上是成功的。但是這種成功,只能侷限於遼東與北京。畢竟這兩地都是大明統治的邊緣地帶,遼東就不用說了。在大明進入遼東的時候,遼東才幾萬百姓,又經過一次背叛,可以說,遼東所謂的地方勢力,豪強大族,根本就不存在了。而北京也相差不大。北京地區作為元朝統治的核心地區,真正的豪強貴族都是與蒙古人沾親帶故的,當初元順帝退往草原,可不是一個人走的,是帶了幾十萬人。可以說,大都地區的豪強都帶走了。而且北京地區作為大明北方防線的核心地區,對於蒙古餘孽可是深挖過的。當年漠南地區其實有很多百姓地,卻被徐達全部遷入關內,原因很簡單,關外這些地區長期胡漢雜居,他們對蒙古人要比對大明有更多的認同。而關外作為雙方拉鋸的地方,讓這些百姓待在原地,未必是大明的優勢。所以,這些百姓全部遷入關內,重新安置。關外如此,北京本地的豪強,不被扒了幾層皮,是不可能過關的。或者乾脆移民到其他地方去。所以,何夕在北京,遼東地區做事,才能事半功倍,只要搞定了這些勳貴們,就不會遇見什麼阻礙。而大明還是一個農業國,士紳地主們雖然被打壓嚴重,但是依然是這個國家統治主體,大明即便兵強馬壯,也是需要這些人的支援的。王世貞估算過大明開國用的兵馬,朱元璋起兵,一直到北伐功成。所有的兵馬,大概在八十萬到一百萬上下。而開國之後,卻有數以百計的衛所,總體兵馬有一百多萬,甚至更多。其中,有很多都是招降納叛,因為軍事需要,將當地百姓整體劃入軍戶之中,號稱垛集軍,其中典型就是遼東,遼東兵馬十幾萬,但是當初馬葉兩位將軍,帶兵進入遼東的時候,才不過一兩萬。其他的軍隊都是當地百姓編入軍中。也就是說,即便是朱元璋最大的支柱,也就是軍隊,也未必是可靠的。且不說,那些軍頭們自己的利益,單單說軍隊之中很多將領,本身也渴望成為地主。希望透過地主方式傳承家業。總之,去掉朱元璋的強力支援,何夕根本就是四面楚歌。何夕身邊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稱得上有堅強的信念,大多都是因為利益聚會在一起的。因為因利聚合,利盡則散。這種強弱對比,再給何夕幾年事情,也未必能夠扭轉的。倒不是,何夕不夠強大,而是何夕而今的敵人,是一個相當抽象的存在。何夕都不知道具體是誰?方孝孺僅僅是一個明面上的人,但是私下裡的敵人?魏國公徐達,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他們怎麼想的?藍玉,沐英,鄧鎮,李景隆,是真心覺得新法好嗎?除卻何夕自己之外,他甚至找不到一個可以真正相信的重臣級別的幫手。唯一能讓他相信的,大概是陸仲亨。但是陸仲亨早已不在中樞,對於變法這一件事情,根本幫不上什麼忙。但是這個矛盾總是要解決的?姚廣孝認為何夕優勢在軍事上,從軍械生產,到軍事革命,還有北方重兵。這都是何夕的優勢。只是何夕沒有想到,朱元璋也是這樣認為的。戰爭是解決一切矛盾的終極辦法,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劍。其實,就政治手腕上來說,朱元璋在所有君王之中,並不是頂尖的。歷史上,朱元璋在殺功臣這一件事情上做得就很糙。但是朱元璋卻有一點,是幾乎所有帝王都比不上的。那就是夠狠。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惜一切代價。對別人狠不算狠,對自己狠才算狠。今日何夕才真正明白朱元璋的狠辣之處。何夕忍不住說道:“陛下,你如果這樣做的話,天下必將大亂?”朱元璋淡然說道:“那又如何?天下大亂,天下大治,本就是尋常事而已,說實話,朕對治理天下從來並不是太在行的,這些年做事,也是束手束腳,唯獨打天下,卻是很有心得體會的。只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