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北京留守司,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章北京留守司洪武二十八年,春天姍姍來遲。而今的北京城已經大不一樣。洪武二十五年的北京城,僅僅完成了城牆部分,城門部分,已經道路,下水道。等部分。而洪武二十六年二十七年兩年的時間,已經將整個工程完工了。不僅僅,將宮殿,官府修建完工。城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居,也修建的差不多了。之所以如此,何夕主持修建之功,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更多是北京工商業所帶來的紅利,撐起來整個北京城。雖然在北京城的一些角落裡,依然有很多地方看上去是非常冷清。但是整體上來說,已經不遜色於北方很多大城市了。單單這一點,就令天下人驚歎。聖人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本來以為是誇張。而今看來,何夕的手段,不遜色於古之聖人。而今年春天,對北京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此之前,北京城很多功能都沒有執行。而今北京留守司,已經不是空架子了。何夕這個北京留守,也早已掌握北京大權。但是國家大事,在祀在戎。至於戎這方面,北京留守府已經吞併了徵北大將軍府邸。掌握漠南,遼東,陝西,高麗,等整個北方邊防線的兵權。之前這些權力,都是以大將軍,或者徵北大將軍為名掌管的。在何夕的奏疏之下,設立北京留守司,掌控軍政大權。更是將五軍都督府之中的後軍都督府從南京遷到了北京,以後軍都督府這個機構,掌握北方邊防大權,更是設北京兵部,用以掌握後勤大權,限制後軍都督府。在後來大明,五軍都督府就是一個擺設。但是在而今大明並不是,五軍都督府的五軍,並是虛指,而是真正將天下衛所,分成為了五部分,也就是五軍。整個衛所體系,從衛所到都司,從都司到前後中左右,五軍都督府,形成一整套軍事體系。而後軍都督府管轄的衛所,有相當多一部分,就在北方,於是,做出調整之後,後軍都督府就成了北方最高軍事機構。今後,不會再設什麼大將軍行轅掌控這些軍隊了。而是將大將軍行轅與後軍都督府融合。從戰爭體制,變成了平時體制。雖然說,如果設某大將軍掌握北方兵權,讓南京方面不放心。但是改為而今的體制,也不是沒有壞處。那就是後軍都督府大都督,權威在北京留守之下,遇見戰事,自然會有反應不靈敏等事情。即便,後軍大都督依然是申國公鄧鎮。但是鄧鎮的權力卻成為了何夕的下屬。這讓鄧鎮有一些耿耿於懷。不過,整個體制還有一點改變。那就是北京京營。說道京營這個體制,就必須說明明軍的軍事體制是怎麼回事。明軍的京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就是京衛,皇帝親衛,這些衛所就在京師附近,整個衛所都是京營之列。而另外一部分,就是班軍。也就是各地衛所軍優中選優,選拔出一部分軍隊到京師服役。一般是一年一換,這種體制,唐代也是有的。而今北京京營與南京京營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南京京營是京衛多,這些京衛都是跟隨朱元璋打仗的嫡系軍隊,安置南京附近,前文說過,朱元璋對南京,乃至南京附近的百姓,那可不是一般的好,簡直是不聞賦稅三十年。京衛自然也在照顧之中。而北京卻不一樣了。北京附近的很多衛所,被何夕改成了國營建築社。在組建京營的時候,鄧鎮的意思是,從各地遷幾個衛所過來,如南京一般。但是何夕否定了。而是確立了班軍為主的京營。之所以如此,乃是何夕有兩個想法。第一,兵貴精不貴多。而今,大明的軍隊雖然比起剛剛打過開國之戰的強兵悍卒有些差。但是各層軍官也都是經歷過大戰,可以說,幾乎都是見過血的。延邊一百多個衛所,優中選優,大概有十萬人。這十萬人,絕對是大明第一精銳。第二,就是打亂關係網。班軍是每一個衛所都選精銳,又衛所之中某一個主官,指揮使,指揮僉事等帶來到京師的。而由公侯伯分別掌管。實現兵將分離。訓練是衛所訓練,指揮打仗是公侯指揮。這是朱元璋設計這個制度的本意。何夕也是取這個本意。畢竟,何夕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